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17日电 (记者徐晶晶) 茫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片3000多亩的红柳林生机勃勃,不仅为“死亡之海”增添了绿色,还为与风沙抗争的塔里木农民带来新的创收机会。
16日,在位于新疆墨玉县的这片绿地间,“中山大学西部荒漠改造与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中山大学荒漠工作站)正式挂牌。
今后,它将成为这所高校远在塔里木盆地一处实验基地,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中山大学将持续开发“沙漠人参”——肉苁蓉,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前,中山大学已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利用墨玉县种植的红柳等沙漠植被,中山大学建立了300亩管花肉苁蓉良种基地,探索试验“宽窄行密植种植寄主红柳寄生管花肉苁蓉系统集成技术”。据了解,科技投入不仅提高了肉苁蓉的接种成活率,还使“沙漠人生”的单产大幅度提高,亩产可望达到350-1200公斤。
由于对防治血管性痴呆症具有显著疗效,近年来“沙漠人参”肉苁蓉的市场需求量持续攀升。广东中山大学刘昕教授说,他们将聘请维吾尔族大学生担当工程师,推广肉苁蓉栽培新技术;同时,采取与公司合作开发的方式,研制有更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推向市场。
墨玉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每年浮尘天气达200多天。墨玉县农业局局长邓雄说,大面积推广中山大学的新技术可使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200元左右,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