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赛程已然过半,各路豪强激战正酣。几天来,欧美等地的各路劲旅、不同项目的“梦之队”以及田径场和游泳池里的“大腕”,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此时此刻,请不要忘记那些来自小国的运动员,他们同样是北京奥运的主角。
国际奥委会的205个成员当中,大多数是小国。其中一些国家连一个像样的足球场都没有,有些国家甚至无法给运动员提供最基本的训练设备。但这并不能阻挡这些国家人民对奥林匹克的憧憬。许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条件最简陋、信息最闭塞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还有人为了能踏上奥运之途,不顾死亡的威胁……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很难在强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取得奖牌,但怀着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以及对奥运梦想的执著,这些“非明星选手”在奥运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时刻,充分体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人们难忘,悉尼奥运会上,第一次参加100米自由泳比赛的赤道几内亚选手埃里克·莫桑巴尼以极不标准的姿势,用了几乎3倍于第一名的时间才游完了全程。然而,在场所有的观众都为他起立鼓掌。雅典奥运会上,16岁才开始练习艺术体操的佛得角选手蒙泰罗,在全部4项比赛中都垫底。但始终带着甜美微笑的她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拿冠军,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佛得角没有好的训练条件。如果有,我们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艺术体操”。今天,伊拉克选手达纳无疑是北京奥运会最受关注的女性之一。尽管在女子100米预赛首轮即遭淘汰,但这位穿着二手跑鞋训练、经历过炸弹袭击、差点死于狙击手的美丽女孩依然兴奋地说:“从我练习跑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今天我的梦终于实现了!”
可以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重在参与”的奥运理念在这些来自小国的选手身上得到了最佳的诠释。他们告诉全世界:奥运会不只是一场体育大赛,更是属于全人类的友谊盛会。正是这些小国选手的到来,实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聚;也正是他们对梦想的执著,使人类向着“团结、和平、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不断进发。所以,请给他们更多掌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