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高超桥牌技术 成都18岁小伙“打”进北大
今年,18岁的成都小伙子张昭昱,凭借着出神入化的桥牌技艺,成为北京大学招收的唯一一名桥牌特长生。昨日,记者来到张昭昱家,听他和父亲讲述了他的“桥牌之路”。
桥牌高手 钢琴篮球也不差
8月9日,成都交大智能小区5期张梁家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因为当天上午,一份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邮寄到了家里,张梁的儿子张昭昱,今年1月在北大举行的桥牌冬令营中,力压来自全国的16名少年高手,独占鳌头,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地质学基地班录取。
“将牌”、“飞牌”、“明手”……这些大多数人都不懂的桥牌术语,张昭昱说来却头头是道,《桥牌词典》、《计算与推理》、《如何算》等几十本关于桥牌的书籍摆在张昭昱家的书柜,随便拿出一本,书角都卷了起来,“我每天都会翻翻,温故而知新。”小张笑着说。除了桥牌,张昭昱的家里还有钢琴、葫芦丝等乐器,坐在钢琴前,张昭昱给记者弹起了一曲《水边的阿迪丽思》,而篮球也是他的最爱。
去年11月,张昭昱在学校看到一份北大招收棋牌特长生的通知。原本上了高三以后,学习任务加重,张昭昱已经很久没有“摸”过桥牌了,而更让他郁闷的是,在打篮球时,一只手骨折,还打着石膏。但看到这样的消息,张昭昱的“桥牌瘾”又被勾了起来,便在每星期五回家,饭后、睡觉前父母都要陪着他练上一会儿。
今年1月,特意请了个假,父母陪同张昭昱来到北京,参加北京大学第6届棋牌特长生冬令营暨中学生棋牌邀请赛。1月16日至19日,在连续4天的笔试、棋牌较量和面试后,张昭昱战胜来自全国各地的16名高手,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进入北大的通行证。
父母指导 本来只是一个爱好
“我们就是培养他的兴趣,从来没想到能就此上北大。”翻阅着儿子的奖状(2006年四川省桥牌比赛第二名、2007年全国中学生桥牌东西组第七名等),张梁满脸笑意,他说,因为他很喜欢打桥牌,并以此影响了妻子,儿子还在上小学时,夫妻两人就经常带着儿子到内江桥牌俱乐部观看别人打牌。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张昭昱,渐渐对桥牌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桥牌的基本打法。
见到儿子对桥牌的喜爱,张梁十分高兴。买来书籍,开始有意培养儿子的桥牌技术。书本知识丰富了后,张梁便开始亲自教打法,带儿子到桥牌俱乐部与“高手”过招,“最开始经常输,但慢慢就打出好牌了。”在父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下,张昭昱的桥牌技术进步神速。2004年的国庆节,刚上初二的张昭昱跟随着父母,参加了四川省桥牌大赛,与母亲合作取得混合双人赛第七名,与父亲的合作进入了公开双人赛的复赛……接下来,父母每年带着张昭昱到很多城市参加桥牌比赛,沈阳、江苏、北京……凡是有桥牌比赛的地方,都能见到张昭昱一家人的身影。
“你也许会输,但紧张的过程却很值得回忆。”张昭昱称,他最享受打桥牌的过程,而且桥牌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由于会打桥牌的人很少,上高中后,觉得住校空闲无聊的张昭昱,灵机一动,先从同桌“下手”,教其打牌,再慢慢让更多人都爱上桥牌。就这样同班、同年级、同学校的不少同学都学会并喜欢上了打桥牌。“桥牌社团”也诞生了,张昭昱成为了社团的理事长。
不过,对于是否今后会朝桥牌专业选手发展,张昭昱却摇了摇头,称今后还是会好好学习,桥牌还是作为业余爱好。本报记者 邱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