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奥运“劫” 凄美垒球路——记中国女垒主教练王丽红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胡锦武 岳东兴 白旭)虽然北京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垒球比赛还在继续,但对于中国女垒主教练王丽红来说,一切都已结束。预赛2胜5负,让中国女垒悲壮的奥运征程戛然而止。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历经三届奥运会,夺金梦想一次次破灭,王丽红似乎始终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劫”。一路走来,凄美如斯。
原本练滑冰的王丽红14岁与垒球结缘,20多年的垒球生涯,带给过她“世界垒球三大投手之一”的耀眼光环,更多的却是落寞与心酸。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中国女垒的巅峰时刻,在那届最有可能拿金牌的奥运会上,身为队中头号投手的王丽红,却因为在前面比赛中体力透支无缘决赛,眼睁睁地看着金牌擦肩而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再次随队出征仅收获第四名。
此后,心灰意冷的王丽红旅居日本,过起了边兼职边打垒球的闲散生活。“但正是这段日子,让我重新找回了打垒球的快乐,”王丽红回忆说。
2005年国家队发出召唤,王丽红的激情再度点燃。3年内两度执掌国家队,源自她心中始终难以释怀的梦想——夺得奥运金牌。
但当教练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尤其当她必须面对一群个性张扬的80后队员时,常常颇感无奈。“当了教练,才知道当一名运动员是多么快乐。”王丽红说,稍有纰漏,就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必须承受的体力和脑力双重折磨,让她苦不堪言。
再苦再累,王丽红都能够承受。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和队员们一起付出了这么多,得到的竟会是如此凄清的结局。在此次奥运会上,无论是面对哪支强队,中国队在技术统计、场上防守都占有优势,却如同邪魔附身,就是不能得分。王丽红说:“我到现在仍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了,问题出在哪儿?”
魔咒也罢,背运也罢,结局毕竟已无法改变。“与其被动接受,不如坦然面对。”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精神的王丽红也只能以“失败是人生的财富”聊以自慰。
2012年垒球项目将无缘伦敦奥运会,即便2016年能重返奥运会,那时的王丽红也已年近五旬。“到时我不可能还有精力当教练,只有给中国女垒加油的份儿了。”王丽红坚毅的外表下难掩伤感,对于未来的出路,她倍感彷徨。
王丽红说,她现在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每天拎着菜篮子买菜做饭,这才是最快乐的。
王丽红转身离去的一瞬间,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