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官员上网现象·广西篇
本报记者 莫小松
记者注意到,茶余饭后,桌面聊天,见面招呼,甚至电话交流等许多场合谈论的话题已经从过去常挂口头的“电视说了”、“报纸说了”俏俏向“网上说了”转变,网络信息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乐于谈及和依赖的传媒。
观望也好,轻视也罢,互联网这块阵地实际上成了传统媒体不可回避的战争高地,谁占据了制高点谁就会夺取战争的主动权。由于广西主要领导对互联网的重视,就广西政法部门而言,这块阵地他们已聚集了相当的“兵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应包括某些官员的办事作风,作风不正,工作方法也不会对,工作方法不对,极易引发矛盾,治理治理作风很必要”。
“环境污染属不属于综治管?我们这里有个小水泥厂污染附近村庄,村民很愤怒,差点没打起来,希望领导来看看。”
“从网上看到在敢壮山十几万人祭典活动中融进了铁路安全宣传内容真惊奇,我们这里有一位叫马叔的,他自编自唱山歌保护铁路也很精彩,大家听得懂,也喜欢学,值得推广。”
以上是网民在广西政法部门网络栏目上的部分来帖。
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区综治办选择法制网广西频道作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办了以宣传政法综治工作为内容的“综治时讯”栏目。接着自治区铁路护路办又在该平台上开办了全国首个“铁路护路”栏目,专门宣传广西铁路护路工作。随后,自治区法制办、自治区司法厅又先后在此平台上开通了“政府法制时讯”和“依法治桂”栏目。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又以广西法治快报为平台建立了“平安广西”网站。仅两年时间,利用平台搭平台,广西的政法综治、铁路护路、政府法治、普法依法治理等法制宣传工作形成了网络系统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构建了自己的网络宣传主阵地。
据了解,目前,“综治时讯”和“铁路护路”两个栏目已拥有信息员1000多名,“政府法制时讯”栏目发展了近100名,“依法治桂”栏目达300名,“广西平安网”也有数百名。信息员队伍里有党政领导、政法干警、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军人、律师,也有当地的媒体记者。网络宣传的形式有文字、图片和视频。自栏目开办至今共发布各类信息30多万条,各栏目每天在线数千人次,有些单位信息员个人年发稿量超过300条,一些文章点击率达上万人次,网民发帖数万条。互联网已成为栏目主办单位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自身工作、沟通民意的新的主阵地。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祖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刘耀龙、李先明,在“综治时讯”和“铁路护路”栏目开办之际,亲自指导栏目的建设,为办好栏目多次作出指示。自治区综治办副主任刘发敏、综治联络处处长韦真在亲自为栏目撰稿提供信息的同时,经常关心两个栏目的运行情况,每逢出差各市不忘督促检查当地领导对栏目的重视和收集办好栏目的相关建议。
2005年3月,全国政法综治宣传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由于两个栏目当时均属全国首创,会议专门安排议程参观两个栏目的建设情况,与会代表兴趣盎然,纷纷咨询栏目开办的相关事宜。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仔细听取两个栏目的介绍后,对广西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政法综治工作和铁路护路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
韦真说,栏目开办我们受益匪浅,光综治时讯栏目三年多时间网民发来各种帖子达数千条,有赞扬的、有批评的,也有挖苦的。但不管什么帖子,对我们做好工作,都很有价值。
有一位网民发来帖子反映某个地方综治工作摆样子、玩虚的,后来我们在检查中进行了批评、纠正。有一位网民为了表达综治给他们村带来的新面貌,特意写了一首诗:“综合治理好处多,村民平安乐呵呵,不信你到村里来,家家美酒任你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