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8月20日电(记者李靖)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天津,近年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天津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先后开展天津民间艺术普查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立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联席会议和专家委员会,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了文化传承,弘扬了民族精神。
同时,天津还结合每年“文化遗产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展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目前,天津市有京剧、宝坻评剧、天津时调、京东大鼓、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回族重刀武术、汉沽飞镲、相声、京韵大鼓、河北梆子、评剧、风筝魏制作技艺、天津皇会等1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还有回族重刀武术表演传人曹仕杰、西青区民间艺人霍庆顺、霍庆有、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冯庆矩、王文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荣威、张幼麟、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王毓宝8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沽龙灯、天津天后文化信仰等30个项目被市政府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