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8日晚中国乒乓球女队团体夺冠之后,中国乒乓球男队今晚以3∶0勇胜德国队,如愿以偿地获得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男子团体冠军。在中国乒乓球选手心目中,对奥运会团体这枚金牌看得很重,下功夫之大也是其他队无法相比的。(2008年08月1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男团继女团之后同样取得了胜利。
对于这块金牌,其实,国人的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人们将乒乓球称之为“国球”。更是在比赛前,就已经假定这块金牌落入了中国的“兜子”里。反过来说,如果丢掉这块金牌,中国人反倒是感觉有些不爽。为何国人有这样的情怀,为何将“乒乓球”称之为“国球”,其中当然有着一些人所共知的原因。
首先,中国人喜爱乒乓球运动。放眼大江南北,纵览祖国上下,在街头巷尾、院落庭堂,都能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几岁孩童,都能看到人们打乒乓球的身影。足见,国人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喜爱;足见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
其次,中国人扮演着乒乓球“梦之队”的角色。之所以将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称之为“梦之队”,当然是因为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实力使然。在中国的国家乒乓球队里,群星闪耀,代代出英才。从邓亚萍到王楠到张怡宁……从刘国梁到孔令辉到王励勤到王皓……如果要列一个中国体育明星排行榜,中国乒乓球队恐怕会占据半壁江山。也许正是乒乓球造就了这些明星,也许正是这些明星将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带上了世界的舞台,也许正是这个舞台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乒乓球的魅力。
第三,中国乒乓球屹立不倒的拼搏精神。中国有句古话,“高处不胜寒”。要想长久处于一项体育运动的巅峰,必然会遇到太多的挑战,面临诸多的困境。因此,如果没有超常的能力,没有超常的毅力,没有超常的拼搏精神,是难以保持长久的优异的竞技水平和竞技水平的。中国乒乓球风风雨雨几十年,没有骨子里的这股“硬劲儿”,是难以坚持到现在的。
不管怎么样,中国乒乓球的男团、女团“再团圆”,国人当然高兴。这份高兴中还包含着一股由外而内的荣誉,这份高兴里还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自豪。可以说,中国乒乓球夺冠,实至名归;可以说,中国乒乓球的北京奥运会男团、女团胜利会师,见证了中国乒乓球辉煌的几十年;可以说,中国乒乓球的胜利更是寄予着国人几十年来自强不息、拼搏不止的精神面貌,更涵盖着中国发展和改革道路上不屈不挠的奋斗毅力。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