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断有“90后”奥运冠军闯进大家的视线。他们的成长路,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对他们的“挖掘”,大家发现,不少“90后”奥运冠军,来自贫困家庭——17岁的举重冠军龙清泉,父母外出打工,在安徽宣城市泾县的一个砖厂上班,月工资仅1000余元。
清泉总承揽训练场馆的打扫,把别人扔下的矿泉水瓶收集起来卖废品,以补贴零用。这个大男孩在勇夺北京奥运会男子56公斤级举重金牌时,“制造”的很多“有趣”细节,深深地留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每次举杠铃前总会使劲地眨几下眼睛,虽然最后一次试举失败,却做了一个跳跃欢呼的动作,挥舞拳头,还向全场观众扮鬼脸……看他的比赛,人们体验到了竞技体育“轻松”、可爱、激情、乐观的一面。
16岁的女子双人跳台奥运冠军王鑫来自下岗工人的家庭,父母在夜市摆地摊。全家住在24平方米的房子里,房子中间隔了一层暗楼。王鑫从小就非常懂事,穿的都是旧衣裳。每次从少儿体校放假回家,她都会跟着爸妈一起摆摊,帮这帮那,一副小当家的模样。妈妈亲手缝制的蓝色碎花布大枕头被当作“好运枕头”,陪伴着王鑫走向世界,获得了沉甸甸的金牌。
17岁的男子双人跳台奥运冠军林跃到北京10年,回家次数总共不到5回。性格沉稳内向的他也会抱着电话想家掉泪,偶尔也会冒出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在教练引导下,尤其想到母亲下岗、父亲卖掉房子支持他跳水,很快又打起精神走上跳台。
……
听了这些“90后”奥运冠军的经历,人们感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环境,他们懂事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想方设法为父母分忧,争取以最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我身边有不少人,都把感慨集中在“穷人的孩子”上,并心安理得地说:噢,因为他们家境贫寒,所以能吃苦,希望通过参加体育比赛改变命运,要是家庭环境好,谁舍得孩子这么吃苦啊?
“谁舍得孩子吃苦?”这种思想,存在于万千中国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庭普遍存在6个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甚至更多的人关注一个小孩的情形,长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不让他累着,不让他为家庭分一丝忧,只需他按照家长的规划和要求上好学。这些孩子在养尊处优中度过童年与少年时代,完全不识苦滋味。甚至上了大学,家在本地的学生,双休日把衣服带回去给父母洗十分常见;而家在外地的学生,需要父母辞去工作陪读的也非个别。自主意识不强不说,劳动价值观念也发生偏差。
相比国人对孩子的这种态度,美国不少家庭,无论多么富裕,却十分舍得让孩子“吃苦”,不让孩子“炫富”。一些“富豪”,自己给孩子很少的零花钱,反而鼓励孩子去海滩为别人抹防晒霜;在街边为他人擦皮鞋挣零花钱。这种教育,不但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能力,更让他们懂得劳动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是值得尊敬的,而把依靠父母生活视为可耻。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把他们绝大多数财产捐献给了社会,比尔·盖茨说:“我不会给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好处。”巴菲特也说:“我希望我的3个孩子有足够的钱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钱却什么都不做。”
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有490多万大学毕业生,其中20%无法找到工作,除了一些行业对人才需求不足之外,大学生不愿意到一些“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艰苦”工作单位做事,也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毫无疑问,大学生的这种就业思想,与他们一贯接受的某种教育倾向有直接关系。而不就业的大学生,有相当部分做起了“啃老族”——家庭的溺爱,“收获”的却是孩子无法“独立自主”的苦果。
因此,我不愿看到很多人津津乐道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把“早当家”归因于家庭贫穷,甚至担心让孩子早当家会被别人认为家庭贫穷。据调查,国内高校食堂推出的收拾餐桌、洗碗等勤工助学岗位,乏人问津,原因是父母反对孩子做这种“丢脸”的工作,而学生自己也觉得“难为情”。事实上,认为某些劳动是“丢脸”的思想,是极其落后与陈旧的观念。我在大学里,经常听到一些关于边远地区学生吃得起苦而大城市学生不能吃苦的评价,评论者不是赞扬吃苦精神,而是说那些农村孩子不吃苦就没前途,城市人犯不着那么吃苦。言谈之中,充满着家庭的“优越感”。
每个孩子都应该早当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成功的共同原则。“90后”奥运冠军的宝贵品质,无论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是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是应该学习、努力拥有的。家庭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自立、自强,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不仅对家庭、对孩子有好处,对国家与社会,也是最积极的贡献。(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