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代摄影人官天一(中)、兰红光(左)和刘宇21日与新华网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俞玮)“对摄影记者而言,用手中的相机把奥运赛场内外精彩、扣人心弦但又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下来是我们共同的"奥运梦想"。”新华社老中青三代摄影人官天一、兰红光和刘宇21日在与新华网网友在线交流时说。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新华社高级记者官天一连续五届参加奥运会摄影报道,有着丰富的体育摄影经验。
退休后,喜爱摄影、“不甘寂寞”的他也依然积极发挥自己的“余热”。谈到今年在自家门口的“摄影大战”,官天一感慨地说:“先进的摄影器材是拍出好照片的先决条件,与往届相比,中国记者在摄影装备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官天一说,在以胶片为主要感光材料的时代,拍摄一张成熟的体育照片需要耗费大量的胶片。为了传输照片回来,出国需要背照相机、放大机、传真机等许多器材。悉尼奥运会后,新华社摄影记者的装备已经从胶卷变成数码,再加一个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发稿任务,快速而便捷。
2006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授权新华社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这对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洛杉矶奥运会一天发十几张,巴塞罗那三十几张,到亚特兰大五十几张,再到北京奥运会的三千多张,我们首先从数量上做到对奥运赛场内外的全覆盖。”新华社央采中心摄影采访室副主任兰红光说。
兰红光长年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并参加过三届夏季奥运会和一届冬奥会。在他看来,奥运会是各项体育运动综合竞技的舞台,运动员比得是速度和技巧,摄影记者拼得也是拍摄速度和抓拍角度,瞬间性更强。“与以往拍摄常规动作相比,奥运会上,谁能夺冠、现场会出现哪些突发事件都是未知数。也正因为这些悬念而让体育照片充满了魅力。”兰红光说。
8月18日,刘翔因伤退赛的那一刻曾经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参加过四届奥运会报道的新华社摄影部国际室主任刘宇亲眼目睹并拍摄了这一场景。刘宇告诉记者,他负责的跳水项目那天是在晚上进行,所以白天他就去了“鸟巢”看看能否拍到些什么。
“比赛开始前,我判断刘翔应该会在4、5栏显示出领先优势,因此就在那等着。没想到他因伤痛跪倒下来,位置恰好就在我面前。当时,我除了震惊,也本能地感觉到他与奥运擦肩而过所代表的意义。”刘宇说,一张好照片的构图不仅包括几项基本技术元素,更多地是体现在照片所要表达的内涵上。跪倒在跑道上的刘翔,身后是写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挡板,在第一时间发出的这张照片也因此成为当天媒体采用最多的照片之一。
官天一说,好的摄影记者要懂得观察和思考,照片要有思想。1984年许海峰“射落”中国奥运首金的那一刻,现场只有官天一一名摄影记者,在最后发出的三张照片里,许海峰与当时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激动拥抱的画面比他射击时的场景更为受众喜爱,至今还被媒体广为转载。
“运动员和观众等参与者的真情流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比纯竞技画面更能打动人心,而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照片才能够长久留存下来。”官天一说。
新华社高级记者官天一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社央采中心摄影采访室副主任兰红光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社摄影部国际室主任刘宇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