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3日奥运专电 (记者公兵 冯坚 潘治)四年前给中国水上人带来首枚奥运金牌的皮划艇静水项目于23日收桨,一枚金牌这一较之上届并不算突出的成绩,应该予以怎样的定位和评价?
“孟关良现象说明老运动员是宝贵的财富,中国应该在如何保护老运动员、进一步延长他们运动寿命上多做探索。
杨文军这几年单人艇能力明显提升,稳定在世界前三,之所以坚定地与孟关良搭配,蝉联奥运冠军也是一种期望。同时他也相信,与孟关良合在一起是把握得住的。而单人艇则不然,顺义场地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侧风,到底是左侧风还是右侧风,变数就太大了,高手竞争就在毫厘。因为杨文军是左桨,如果刮右侧风,杨文军就很困难,他每一桨都得调一下方向,虽然具备了夺冠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每一桨必须要多做这点工作的话,夺冠就太难了,而如果配合双人艇这个问题就小得多,”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说。
谈到队伍的整体表现,韦迪说:“整体厚度上明显增厚,因为能进入决赛的船艇数明显增加。皮划艇静水,上一次有五条艇进入决赛,其中还有孟关良和杨文军兼项的一条艇,而这一次我们有七条艇进入决赛,还在男子单人划艇500米、男子双人皮艇1000米和男子四人皮艇1000米上首次进入奥运会决赛。”
韦迪继而话锋一转,认为皮划艇静水项目比赛中国队整体表现偏紧。“像男、女四人皮艇普遍都是心态把控上偏紧,而水上项目只要心态不正,过于想要,就很容易造成技术变形;技术变形的结果就是肌肉变僵,肌肉一僵硬,显然在高手竞争的奥运赛场,你稍微有点技术不正常的话,你的船速就会掉下来,一掉下来没达到你的预期,你就更想追,越想追就越紧张,最后导致整体失常。从这个方面看,我们真是应该认真总结运动员心态与身体能力发挥的关系,心态与技术发挥的关系,这样今后才能少犯错误”。
其实皮划艇的另一分项激流回旋同样完成了突破,尽管这一突破没有那么辉煌。中国队在四个小项上实现了全面参赛,在女子单人皮艇、男子双人划艇和男子单人划艇上都闯入半决赛,拿到了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激流回旋开展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所有的水上项目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大龄运动员很多,而且大龄运动员夺冠的也很多,这说明激流回旋项目的经验积累和在水里划船的感觉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有了经验的积累,运动员才能够更经济更有效地提高速度。但是咱们运动员因为年轻,经验不足,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想拼,但是在激流回旋项目上恰恰又不能硬拼。激流回旋预赛的时候,中国队按照赛前部署以稳当头,力争不失误打进半决赛,这个我们的运动员做到了,而且也没拼,很稳地划完全程后,分别排在第二(李晶晶)和第三(胡明海/舒俊榕),位序非常好。但是半决赛就想拼了。我后来跟他们聊天时,他们说当现场介绍到中国运动员、全场观众为他们欢呼的时候,他们当时就感到热血沸腾,这就是当时心态把控上没有经验,转移了注意力,一想拼就走不出正常合理的路线,线路一错就导致整体节奏、对水流的利用发生了偏差,一个点发生偏差,就会带来一系列点的偏差,所以当时就出现了碰门或者漏门。”
水上中心副主任刘爱杰同样认为,激流回旋未能站上领奖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理问题。他认为,激流回旋是高级竞技项目,具有体能要求强、技术要求高、需要默契配合(双人划艇)和心理要求比较复杂四个特征。
刘爱杰在解释第四个特征时说:“体能类项目的心理要求相对简单,必要时一咬牙一拼就行了,激流回旋你拼还不行,这有点像射击,你心里一慌就完了;又有点像跳水,有精确度这个要求;但又和射击不一样,激流回旋动作复杂,射击要求打完一枪不要想下一枪,但激流回旋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还要想着下一个动作。这都说明它是高级心理活动。这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比赛时的紧张,还要把比赛的这300米过程记下来,比如各种水流、水门的处理,要求十分准确。”
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激流回旋大赛中只是在去年才具备了与高手对抗的能力,这显然与对手高居“云端”很多年的经历无法比拟。因为“过去没到前三名的层次,你就体会不到腿抖、手软、焦虑不安,体会不到半决赛和决赛之间一个多小时的心理煎熬,”刘爱杰补充说。
“由于奥运会大大区别于世界杯、世锦赛等比赛,这种四年一次的高级心理活动我们的运动员几乎没有经历过,平时也无法训练到;因此虽然我们意识到了,但暂时还没有手段去解决,”他说。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