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3日奥运专电 题:永远的奥林匹克精神——写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前夕
新华社记者高鹏 邱红杰 邹声文
8月24日晚,在北京“鸟巢”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将渐渐熄灭。
那一刻,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将完美谢幕。
但在奥运赛场内外得到充分展现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得到更高的尊崇,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东方大地上,不朽的奥林匹克精神谱就新的篇章。
拼搏、进取、奋斗——奥林匹克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前行 “更快、更高、更强”,现代奥林匹克始终崇尚在公平原则下顽强拼搏、不断进取、勇于奋斗的精神,奥林匹克格言就是这一精神最简洁、最形象的诠释。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不断向极限进军,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8月16日,美国选手迈·菲尔普斯在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后庆祝,他以50秒58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北京奥运会前,菲尔普斯许下夺取8枚金牌的宏愿。听到有人说他没戏后,菲尔普斯将别人的话贴到了自己的更衣柜上。他说:“当别人说你做不到,而你认真投入时,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菲尔普斯最终在北京“水立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夺取了8枚金牌,并改写了7项世界纪录,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传奇故事。
胜利,源自实力;胜利,也源自超越自我、战胜挫折的顽强信念。
8月14日,北京奥运会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在北京射击馆进行,中国选手杜丽夺得金牌。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作为雅典奥运会女子气步枪冠军,中国民众对杜丽在北京奥运会卫冕首金寄予了很大期望。重压之下,杜丽在女子气步枪上只收获第五名。那一刻,失望的杜丽泪流满面。
但是,她没有倒下,她仍在拼搏。5天后,杜丽重新站在了女子步枪三姿比赛的赛场上。在这场并非自己主项的比赛中,杜丽最终以创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冠。
逆境中,杜丽在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和煎熬中,完成了一次凤凰涅槃般的“自我超越”。
8月11日,中国选手张湘祥在领奖台上。当日,张湘祥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2公斤级决赛中以319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金牌。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17岁时,张湘祥获得悉尼奥运会铜牌,被看作是中国举重界的希望之星。但在2003年,医生错把针剂打进了他训练受伤的腰椎,差点丢掉了性命。2004年无缘雅典奥运会后,他和教练躲到一家小饭馆里抱头痛哭……
然而,张湘祥最终选择了坚强。他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
”重建信心、恢复训练……8月11日晚,张湘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比赛中,以319公斤的总成绩勇摘金牌。
“我等这块奥运金牌等了8年。”赛后张湘祥激动地说:“如果你有生命,就能创造任何奇迹。”
无论是赛场上,还是生活中,赢得喝彩的绝不只是最快者、最高者、最强者。那些无法争金夺银但仍拼搏不已、永不放弃的人们,同样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者,同样是真正的英雄。
还是在北京奥运会的举重台上。8月12日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韩国名将李培永第一次挺举就左腿抽筋,在教练搀扶下回到休息区。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忍痛走上举重台,失败了。休息一下后,他又一瘸一拐,第三次走上举重台……
尽管李培永第三次挺举依然失败,但现场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这位举重台上的英雄。事后,他这样说:“现在我尽了全力,已经没有任何遗憾。”
堪称失败亦英雄的,还有中国男篮。面对实力远远高于自己的美国“梦八队”,姚明与他的队友们虽知难免一输,但仍不畏惧,以勇气和冲劲拼出了水平。虽然最后以31分之差落败,却是中美男篮奥运交锋史上的最小差距。
8月20日,只有一条腿的南非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游完全程,最终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游泳第16名。
即使对健全人来说,马拉松游泳都是一个高难项目。运动员不仅要花上2个多小时游完10公里,而且要跟其他选手自始至终“混战”在一起!
杜托伊特并不否认残疾给自己造成的局限,但她依然坚持放飞自己的梦想。“梦想是自己设定的,不是别人给你设定的。”她说,“我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就是美梦成真。”
奥林匹克的理念,时刻激励着人们去拼搏、进取、奋斗!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