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长社工跳槽 申城试点社工以岗论薪新模式
4年来,除了晋升到社工师多了200元,杨浦区大桥街道青少年事务社工陆珊珊的工资单从来没有任何数字上的变化。
记者昨日了解到,本市已在浦东、闵行、卢湾等区县进行了社工收入改革试点,引入以岗论薪、因人而异的新薪酬模式,改变社工收入“一成不变”的现状,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
|
据了解,目前上海共有社工4万多名,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有8000余名。“但这8000多名拥有资格证书的人却并不一定在社工岗位上。”市民政局事业社会工作处处长黄志华告诉记者,由于现有的社工薪酬标准主要是以学历为主,专科毕业的社工月薪为1500元,本科毕业可拿到2000元;晋升到社工助理和社工师,则分别在这基础上多加100和200元。
“CPI升了,最低工资标准涨了,可我们收入纹丝不动,一年工作下来连到近郊的旅游都没有搞过。”杨浦区社工站站长马一峰摇摇头,“一些来实习的准毕业生,我们觉得挺有培养前途的,可人家一看这情形,都被吓跑了。”
不仅福利跟不上,社工干多干少、干长干短,工资都一个样。“即使是拥有多年工龄的‘老法师’,也只能按照学历和职称拿工资。即便搞了特色项目,也不会跟月收入挂钩。”基层社工心里颇有微词。陆珊珊所在大桥街道总共9个社工,去年一年就走了3个。
黄志华透露,从事青少年事务、社区禁毒、社区矫正等三类岗位的社工每年的“流动率”高达5%。“这个数字里,有个别人本来就把这个岗位当‘跳板’,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是因为工资低。”怎样才能更好地把人才留住?黄志华认为,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考虑让社工收入有所提高应该是发展初期的第一步。如果再能辅以人文关怀、社会尊重、重奖社工领袖、评选十杰并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一定会对树立社工职业精神以及职业地位起到积极作用,进而让更多社工爱上这份工作。
据黄志华介绍,浦东新区已试点将三类社工合并在一起管理。“随着社会组织的发育壮大,社工的工资问题肯定会被逐步解决。”他还告诉记者,以岗论薪、因人而异的新薪酬模式今后将被采用,新的模式考虑结合社工的工龄和工作成绩,使之更人性化,更具合理性。“现在,卢湾、闵行等区正在实践摸索,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也进入了方案的制订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