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滋味
余海波/口述,刘芳/整理
城与人的变迁让人着迷
余海波,1962年生人,大学毕业后移民深圳,从那时起二十年如一日拍摄着这个城市巨大的变化。他尤其关注人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所经历的生活冲突、文化演变,以及物质对人性状态的多层面考验。
|
罗湖一带是我最常去拍摄的地方,因为那里实际就是过去的深圳中心,到现在为止罗湖的商业街也是深圳人最爱去的地点之一。
那儿曾经有很多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也有早期为了储备大批来回于香港和深圳的物资的仓库,直到1994年前后,深圳开始大规模的改建,才逐渐呈现出如今现代化的模样。
这张我在1994年拍摄的罗湖就是在反映这种变化,旧的仓库被拆除,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我特意选择了一张民工在工地上望的剪影意象,因为深圳这个城市充满了外来人口,他们既是来这个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城市寻找梦想,同时也是这个城市的守望者和奠基者。
在这个工地的旁边是人来人往的商业街路口,但工地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他们就拿分离的两截塑料服装模特摆在地上,中间搭上竹竿,不让行人在此通过。
我觉得这个画面很有意味,一方面衣服模特是时尚元素的代表,它与外来工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模特本身也有种拟人的感觉,仿佛能告诉你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的生存状态在如何演变。
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它反映着深圳在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的迅速变迁,反映着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特色,也显现出人生某种意义上受到的威胁和做出的防备。这种感觉是模糊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有。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就陆续在拍摄深圳的变化,这么多年下来我感到变化最大的是两个:一是城市的地貌,二是人的精神面貌。
地貌方面不必多说,旧深圳就像我在1990年拍摄的“深圳街头”里展现的,商业街上店铺林立,但规模很小,每个街口都有人坐在屋外守着公用电话,不时有人过来打电话找工作或者谈生意。墙面上挂着替人画像的人摆出来的作品,有国家领导人,也有当时很红的香港明星周慧敏。各种综合因素都交织在一起,这正是深圳特有的多元和自由。
再说人的精神面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深圳来的人,包括我在内,是把深圳当作一个最自由最新鲜的地方来寻找梦想,因为它与香港相连,是那时站在最前沿的内地城市。我们向这里投奔而来,认为十年八年之内,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如今的深圳的确在上一代移民者手中变得极其现代化,创业者们也纷纷成家立业,这时就要重新寻找新的定位。我们的子女,以及新移民来的年轻人,他们有更新的目标和生活方式,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与更多的快乐。
我很着迷于表现这些变化:城市的演变,以及随之汹涌而来的强大的物质生活,人们一时间招架不了,或者在招架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东西,产生出物质水平与每个人的欲望之间的重重矛盾。
我尤其喜欢表现年轻人的生活,因为深圳至今为止仍是年轻人占绝大多数人口比例的城市,他们带给这里充沛的活力和自由。年轻人们在法国餐厅吃大餐,在时尚发廊做新潮发型,在夜色降临后去酒吧喝酒狂欢,生活充满了自由,也不断消耗着自己的能量。
我要特别说的是两个故事,一个是变性人阿华,每天唱歌为自己赚钱做手术,这张照片里的她已经做了胸部,但生殖器还没有做手术。他们有快乐,有心酸,晚上想想自己的一生觉得特别不容易。不过起码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是深圳高自由度的一个体现。
另一个是画师赵小勇,专门临摹梵高的画作卖到海外,照片拍自2005年,他已经来深圳七年,卖出九万张梵高作品。大芬村的画师们都如他一样,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又保留着民族文化的东西。移民城市的文化多元性完美地展现在这里。
如今的深圳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每一天都有新的建筑封顶,每一天也都有旧的元素逝去。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不但没有使我对拍摄产生倦意,反而让我更加有紧迫感,因为你今天不去拍这个场景,有可能过几天就再也没有了。
纪实摄影的最高价值是它的历史目的,我们只要对身边社会中发生的事件真实记录,虽然是一个细节,一个角落,不是全部事件的真相,它仍具有价值。我希望我的纪实照片,将来对历史和人类的生存史发展起到一个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