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5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随着珠三角成本上涨,港资企业北迁已成趋势,被誉为珠三角“后花园”的粤北清远市成为港企北移的热土。
清远市市长徐萍华表示,近年来,清远承接转移的港企呈增多趋势,占全市吸收外商投资总额逾六成。
据悉,港企看好清远发展前景,纷纷增资扩产,逾八成的港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资谋发展。
徐萍华说,2002年至今,清远承接转移港资企业投资总额达18.47亿美元,占同期全市吸收外商投资总额的66%,是1988年到2001年外商投资总额的1.36倍。转移港资企业注册资本11.18亿美元,占同期全市外商注册资本总额的63%,是1988年至2001年外商注册资本的1.62倍。转移港资企业合同外资为9.68亿美元,占同期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62%,是1988年到2001年全市合同外资的1.78倍。
一名叫卢伟荣的港企人事经理说:“随着成本增加,加上近年人民币升值,港币"缩水",在珠三角成本越来越大,如果还在东莞大规模生产,成本压力大,吃不消,最终会导致关门。在转移清远5年间,电价、水价等明显比珠三角便宜,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扩大了生产规模,出口产值年增二成至三成。”
卢伟荣算过,转移到清远后,成本明显下降。东莞每度电近1.7元,而清远则为0.7元,减了逾半,一个月平均节省600多万元,一年省6000多万元,加上水费一年省300多万元,相比东莞,一年水、电费用就可省近7000万元。尽管清远运货费用比东莞贵,成本会增加,但清远总成本比东莞绝对低,且发展空间大。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