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届奥运会既是运动员之间激烈较量的赛场,也是世界传媒列阵展开“新闻大战”的战场,为了给各国记者提供最佳的服务保障,北京奥组委建成了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媒体村———绿色家园媒体村。如今,赛事已结束,媒体村的安保工作也已近尾声,与中国51枚金牌的辉煌战绩相呼应,媒体村也被各国媒体授予了一块奥运赛场外的“金牌”。
今天,记者在绿色家园媒体村了解到,在奥运安保指挥中心确定的“红”、“黄”、“绿”三大问题警示等级制度的严格要求下,绿色家园媒体村成为了涉奥场所中惟一一个未曾被亮灯警示的安保团队。
与比赛场馆不同,媒体村是一个为注册记者提供24小时包括住宿、饮食、交通等各项服务的大本营。24小时的开放就意味着这里的安保团队每天都要做到24小时不间断地安检和巡逻,从7月25日开村至今,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约800个小时。
“每一分钟对于我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确保安全,但是对于媒体记者而言,每一分钟都是新鲜、都是变化的,因此我们始终坚持要在工作中同时体现"人文"和"平安"这两大理念。”绿色家园媒体村安保副主任邢瑞岭这样对记者说。正是在两大理念的指引下,媒体村的安检制度曾几度发生了变化。
邢瑞岭告诉记者,媒体村开村之前,按计划应该对记者实行既验证又安检,可正式开村后,考虑到记者进出媒体村的方便,北京奥组委同意除记者需要乘坐班车前往相关奥运场馆时以外,其余情况下均实行只验证不安检的制度。但这项制度执行了不久,根据安保大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媒体村就又改回了既验证又安检的安保制度。
“由于对记者的安检,除人身安检外,还要求对他们随身携带的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开机安检,这必然会影响通过速度。”邢瑞岭说,“结果,刚改回来时,尽管我们已经事先增设了数十台安检设备和通道,可还是发生了排队的情况。我们经过分析发现,除了安检程序的问题,女性安检员少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安保团队马上就进行了汇报,很快在征得北京奥组委和安保指挥中心同意的情况下,免除了电子设备开机安检的要求,并充实了女性安检员,从而使问题在警示灯亮起前及时被化解了。”
据了解,奥运安保指挥中心把各主要涉奥场所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划分为“红”、“黄”、“绿”三大警示等级,当出现的问题经评估达到相应级别时,指挥中心便会对相关的安保团队进行亮灯警示。而据绿色家园媒体村安保副指挥栾洲源的分析,媒体村连绿灯都不亮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始终坚持着“人文”和“平安”两大理念,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栾洲源告诉记者,这次奥运会采取的从“干净区”到“干净区”的政策可谓是北京奥运会的又一创举。如果记者从媒体村乘坐指定的班车要前往主新闻中心或其他奥运场馆,仅需要在上车前接受一次安检,到达目的地后就可直接入场,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排长龙的情况发生。
记者在安检现场看到,注册记者只须将经过激活后的证件放到验证仪上,记者的照片和注册信息就会出现在安检人员面前的屏幕上,经过对身份的验证和对随身物品的安检,记者们便可顺利通过,前后用时不到1分钟。“Hello,WelcometoMediaVillage!”通过安检后,迎接记者的是面带微笑的志愿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媒体村已对40万人次进行了安检,未发现一件禁带物品,查出的限带物品也大多是超标的白酒。除“零亮灯”外,在媒体村里,还保持着安检“零投诉”,治安案件发生率为“零”的“三零”记录。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