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殿军和他的家庭农场
阡陌纵横的稻田尽头,郁郁葱葱的密林深处,隐现着白色的欧式别墅群,以及标准的网球运动场。穿过曲径通幽的长廊,可见石柱支架的绿色葡萄园,以及百果园、百花园、百菜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16世纪浪漫的欧洲贵族庄园,而是黑龙江垦区大兴农场第七管理区种植大户谢殿军的家庭农场。
16年前的正月十五,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头林粮库工作的谢殿军同朋友在家中品酒赏灯。席间,常下垦区各个农场收粮的几位同事谈起了做农民的辛苦与平庸,谢殿军却说:“我看种地很有前途,将来我要弄上一块地,再建一个大粮库,做自产自销的新型农民。
”朋友们只当他是酒后放言。没想到后来,谢殿军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他在三江平原腹地建起了拥有耕地7300亩的现代化家庭农场。从1993年至今,已生产粮豆3.6万吨,实现收入1800万元,为国家、农场缴纳各种税费600万元,有62家种植户通过他的扶持,过上了小康生活。2000年,他又投资350万元,建起占地8000平方米的富兴米厂,年加工大米2万吨,2004年投资1000万建起了稻壳发电厂,实现了废弃物的有效利用。2007年,谢殿军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并被垦区消协授予“十佳消费者放心粮油生产经营单位”,被垦区工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只有加大科技含量,才会缩小种植业风险,获得更大的效益。 1992年,谢殿军到大兴农场收粮时发现,由于1991年的严重涝灾,许多农户受灾严重,纷纷转卖土地承包权。根据多年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经验,谢殿军冷静地分析到,有低谷就会有高潮,而往往在低谷时低成本投入扩张,逢上高潮,就会产出超值效益。于是,他花8.5万元在大兴农场第十七作业站租了1000亩地,购买了一台拖拉机,成了一名开发性家庭农场主。
创业之初,谢殿军心里很清楚,对于收粮他是行家,可对于种粮,他却是个门外汉。他请来会种地的岳父郑喜春和连襟的父亲朱清林替自己管理1000亩地,也赶上那两年风调雨顺,小麦、大豆撒着欢儿地长,年底亩均效益140元以上,两年获利36万元。
1996年,谢殿军又花35万元租了3500亩地,同时改造600亩低产田,开始尝试种植水稻。
虽然是旱鸭子下水,可谢殿军坚信勤能补拙,他到周围几个种稻户地里取经,回来就依葫芦画瓢从扣棚、育苗,到整地、泡田开始一番忙活。可那年由于育秧较晚,他们直到6月中旬才插秧,由于育出的弱苗、秃苗偏多,造成整整缺口400亩地的秧苗。怎么办?泡过田的地,即便放出水,种旱田也来不及了。谢殿军一咬牙:扬稻籽,咋地也比不种强吧!当即拉了一车稻籽,采用大把扬的土法子,把稻籽播到了地里。
然而,正应了那句古训,错过农时就是灾。当年水稻长势差,草荒严重,到秋天一看,稻田地里明显形成上下两层苗,高的是芦苇,足有手指肚般粗,矮的是稻子,却不见稻穗。这一年,600亩稻田只打回两车稻子,一下子赔进去40多万元。
一夜之间,谢殿军满嘴起了一层火泡,妻子心疼极了,眼泪汪汪的劝道:“咱别干了。”谢殿军摇摇头,这个固执的东北汉子不甘心就这么倒下。
痛定思痛,谢殿军认识到种地不能光靠一腔热情,只有请能人、用科技,才能减少风险。
听说方正县德胜乡有个叫李延才的,是种稻能人,谢殿军便慕名前去“三请诸葛”,终于使李延才答应做他的水稻技术员。
1996年,谢殿军花16.8万元购回20栋钢骨架大棚,成为大兴农场第一个使用大棚育秧的农场主。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各类作物都抢农时、上标准,当年庄稼长势喜人,年底获利60多万元。
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谢殿军又信心十足了,第二年他投入36万元又租了2000亩土地,同时将水稻面积扩大到2100亩。满心准备再抱一个金娃娃的他,却被命运之神开了一个玩笑。当年喷施一种新型苗床封闭药时,由于技术人员的疏忽,错把一平方0.05毫克的药剂用成5毫克,整整增加100倍的药量,致使2000亩水稻受药害严重,虽然经过专家的指点,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但这一年,谢殿军又少收入60万元。
1999年,谢殿军和农垦水稻研究所“联姻”在256亩地搞小区试验田,高薪聘请一位高级农艺研究员,对水稻品种、田间管理模式、施肥施药等进行试验。任何一个品种、药剂、种植方法,都是先从小区试验后,才推广到全田。而研究所有很多推广项目也都是先拿到这个小区进行试验,然后才在垦区推广。因为近水楼台的缘故,谢殿军得以沾了先机的光,像宽窄行、超稀植、免耕试验都是他率先应用的。这之后,傍上“科技大款”的谢殿军,种地效益连年递增,近几年,一直保持在年收入120—150万元的利润额。
一个家庭农场,其成功的管理模式,使农场主可以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研究发展;同时各种规章制度又能使员工自我约束,并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质。 当初,由于不懂种地,谢殿军请来家族中的长辈替自己管理农场,可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他们这些管理者都是心没少操,劲没少费,平常不见闲时候,可农田的标准却不高,地里草荒,产量上不去。
1996年,谢殿军改变家族式管理方法,聘请当过生产队长的董广礼担当家庭农场管理者。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都严格质量标准,使作业标准大幅提高,当年大兴农场的水稻、小麦种植标准现场会全部选在谢殿军的地里开。秋后他的水稻产量首次突破500公斤,这在当时可是个突破性的产量。
对职工的管理,谢殿军也经历了几个转变。创业之初,他采用了定岗付酬的形式,每人的劳务分配,都由管理者统筹。然而,只是管理者“一头热”,员工的积极性却调动不起来。
从1996年开始,谢殿军实行员工收入与产量挂钩的方法,采用成本逆控的方式,每一项都限定严格的底线,节余自用,超支自负。一整套细化的管理方式,将谢殿军和员工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后,谢殿军再不用泥里水里地跟着骨碌,他的家庭农场每年的大田管理标准,都在全场“拔头份”,每名员工的收入也在1.5~2.2万元。在此基础上,谢殿军又开始了第二次改革。
2000年,为潜心应对市场竞争,他对家庭农场采取让权经营的“公司+农户”的方式,即把土地承包权让给农户经营,农户交取土地承包费后,按照米业公司需要的品种种植,然后自己管理,自己收获,利润额归自己支配。进一步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
一个现代的新型农民,应跳出土地经营土地,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把土地产出效益“吃干榨净”。 谢殿军在种地过程中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如何驾驭风险则成为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销售粮食的过程中,谢殿军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粮食刚下来时,市场价格偏低,可用不上几个月,每公斤却能多卖0.2—0.3元钱,为了能自由控制卖粮的时间,2000年,他投资20万元,修建了4个能容纳500吨粮食的水泥粮囤。当年12月份,他屯积2500吨粮食,到第二年8月份,每公斤涨价0.2元,一下子多挣了50万元。这给了他一个启示:种地需要技术含量,可如何销售土地的产出,同样需要科技含量,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更多的效益。
2000年,国家刚退出对粮食的统一征购,谢殿军就投资16万元建起一个小型稻米加工厂。第二年,谢殿军先后投资350万元,购置了两套国内一流大米生产线,在建三江建造一座包括生产车间、原粮库、成品库等8000平方米的全储设施的米业公司。为提高大米品质,他对大米全部进行抛光色选和免淘洗米加工,使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销往北京、天津、杭州和东欧等国家,靠加工稻米,他每年都能增加100多万元的利润。
随着稻米加工厂逐渐走向正轨,每天生产的稻壳越来越多,为了实现环保和废物再利用,2004年,谢殿军上了一套稻壳烘干设备,年处理量可达200吨。随后他投资1000万元建了一座稻壳发电厂,同时用稻糠做浸油、稻壳灰生产钾肥,这一下,水稻的下脚料可真就吃干榨净了。因环保工作突出,2005年,谢殿军被建三江工商局授予“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称号。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经营路线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原始积累阶段,第二是延长产业链阶段,第三是实现再投资阶段。 谢殿军认为,他办工厂、投资未知领域,都是从农业这个母体中开花结果的,如今挣钱了,就要回馈于母体。2002年,谢殿军开始着手建设生态观光园,他先后栽植1300亩林地,围堰保护600亩湿地,并投资100万元,建造了一座欧式二层洋楼和俄罗斯式木屋,同时培育了富于民族风情的百果园、百花园、百菜园。每年前来观光的游客,通过这个窗口不仅能一饱大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全过程,并可以目睹北大荒绿色稻米在第一生产车间的生长过程。
在两座不同民族风情的建筑屋内,人们还能欣赏到非洲土著人面具,现代树皮贴画,不知什么年代的电话机、钟表,西洋大喇叭唱机,深切感受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接,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的文化氛围。
尤其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与现代化农具场齐驱的一座旧机具场,只见机具锈渍斑驳却还被当宝贝一样供着,一问之下,原来这是谢殿军正在建造的农机展览馆,他说:“这里展示的是从开荒建点到现在使用的农业机械,体现了咱们中国农业的发展史,透过这个展台,就可以让后人了解咱们北大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谢殿军历经艰辛的创业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北大荒人睿智的头脑,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辉煌前景。
谢殿军家庭农场里的欧式别墅 谢殿军家庭农场里的俄罗斯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