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霍红)8月27日下午,在鲜花和掌声中,圆满完成2008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80名辽宁志愿者凯旋。
舍不得脱下志愿者服装“虽然回沈阳了,可是我们还舍不得脱下志愿者服装。”在志愿者们看来,这身衣服可是荣誉的象征。
辽宁志愿者主要在鸟巢担任引导、坐席服务和检票、验证等工作。沈阳建筑大学大三学生高鑫晒黑了,也累瘦了。她在观众席负责引导,每天平均引导1000多人,而且要时刻保持微笑。高鑫负责的引导区域正对主火炬,照相的观众特别多,过道容易堵塞,高鑫每次都要用恰当的语言和口气请求观众配合。“入场时,我要对每个观众微笑或者说声你好,赢得观众的理解,工作时就方便了。”高鑫劳累着,幸福着。
检票也是个技术活儿负责检票的志愿者金梅花,形容第一天服务只用了一个字:累。比赛安排在晚上7时,志愿者每天下午5时就要在检票口等待观众的到来,一直到晚上10时多。每位观众都希望被检过的票保存完整,将来留作纪念,所以把每一张票都撕得整齐成了金梅花给自己定下的任务。一天下来,金梅花的劳动成果显著。“里面的票根每一张都有我的微笑,每一张都有我亲切的问候。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粗略估计,她一天能检1000张票左右。
没看到比赛不遗憾在许多人眼中,志愿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在鸟巢近距离观看奥运赛事。“整天呆在鸟巢里,却没看到过一场比赛,但我们并不感到遗憾。”慈鸿刚的工作岗位在运动场的零层,负责贵宾区、运动员入场区验证,他每天都活动在赛场地下,志愿者们开玩笑地说他们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地下工作者”。
志愿者们精力充沛、做事认真,展现了辽宁青年的风貌,受到了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场主管部门和团中央的充分肯定。8月31日,20名辽宁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将赴京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