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 2008美国大选消息

美民主党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 克林顿力挺奥巴马

 8月27日,奥巴马(左)和拜登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新华社发
 8月27日,奥巴马(左)和拜登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新华社发

  美民主党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

  奥巴马正式获提名

  正在丹佛举行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27日晚提名贝拉克·奥巴马为总统候选人,使他成为首名获此殊荣的黑人。美国特拉华州国会参议员拜登27日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成为该党副总统候选人。

  奥巴马接受提名

  大会早些时候举行投票,让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的名字出现在候选人名单里,表达对她的敬意。

  来自美国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海外领地的各代表团逐一公布投票结果。

按照民主党的惯例,这一程序称作“点名”。总统候选人人选通常在预选阶段产生,“点名”只是例行公事。纽约州公布投票结果时,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这意味着她放弃候选人资格,“点名”结束。希拉里随后发表讲话,提请大会以鼓掌方式提名奥巴马,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让我们团结一致,面向未来,忠实于民主党和美国,赢得选举胜利,”她说,“就在这里,就在这一刻,让我们同声宣布奥巴马是候选人,他将成为总统。”

  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随后用击木槌方式宣告正式提名奥巴马,场内代表热烈鼓掌,齐声高呼“我们可以做到!奥巴马!”佩洛西说,奥巴马已经接受提名。奥巴马27日已经抵达丹佛,他定于28日晚在丹佛一处可容纳8万人的体育场发表演说,正式接受提名。

  拜登出手“割麦”

  美国特拉华州联邦参议员约瑟夫·拜登27日接受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同时接过这一身份的传统任务,发起凌厉攻势抨击共和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当天出人意料地现身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与拜登会师。

  拜登现年65岁,当天在他的儿子、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博·拜登介绍下出场。

  他说:“从来没人说我惜字如金,但我这次尽量说得简短些:是的,是的,我接受你们的提名,与下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一道竞选、共同效力。”拜登在国会任职35年,以发言冗长拖沓广为人知。

  除了竭尽赞美奥巴马之词,他一改往日沉稳和蔼形象,竭力攻击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约翰·麦凯恩。他称,麦凯恩是自己在参议院的朋友,但不敢苟同对方“要引领这个国家前进的方向”。

  拜登援用一系列排比句,对比奥巴马与麦凯恩在伊拉克战争、政治、外交、经济民生等方面的不同主张。观众随之反复高声附和。他说:“一次又一次,涉及当今最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麦凯恩错了,奥巴马则(事实)证明正确。”

  克林顿挺奥慰妻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27日晚间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20多分钟演讲,称“奥巴马已经做好领导美国的准备”。他呼吁所有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者把选票投给奥巴马。这是妻子希拉里退出竞选后,克林顿首次在公开场合旗帜鲜明地支持奥巴马。

  克林顿踏着1992年自己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曲步入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百事中心体育馆。全场与会者起立鼓掌数分钟。

  在现场热烈的气氛中,克林顿说:“担任总统八年间,我在国内和国际工作中得出的经验告诉我,贝拉克·奥巴马就是适合这个(总统)职位的人。”

  按照这名卸任民主党总统的说法,奥巴马“有令人赞叹的能力,能鼓舞民众,唤起我们的希望,带领我们实现更高的目标。他有每个成功总统都需要的才能和求知欲。”

  他说,奥巴马已经准备好出任总统,“恢复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克林顿演讲时不忘鼓励自己的妻子希拉里。他说,总统候选人的党内预选战况激烈,“最后,我的竞选人(希拉里)没有赢。但我为她骄傲。为了所代表的民众,为了所推动的变革,为了我们下一代的未来,她从未退却”。卜晓明 荆晶(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闻人物

  拜登曾两度访华

  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激烈竞争中,竞选副手的优势往往是总统候选人的“缺陷”,这样才能两相结合、强者更强。在奥巴马的竞选阵营中,有涉华经验的人并不多,拜登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参议员,他在1979年和2001年两度访问中国。

  2001年夏天,拜登接受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访华,访问期间接受多位中国领导人接见。

  他当时说,自己1979年曾访问过中国,时隔20多年再次来访,发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拜登说,自己敬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二次大战之后,由于多种原因,两国和两国人民长期缺少来往,互相缺乏了解。目前,两国都经历了或正处在重大变化和发展时期,也需要加强相互了解,以避免发生误解。

  拜登重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他说,中国的重要性在日益上升,美中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对世界也十分重要。美国希望与中国发展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他表示,处理好美中关系是关系到两国子孙后代幸福的最重要的事情。他说,对美中双边关系来说,最重要的是加深相互了解,减少误解。

  袁原(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丹佛 | 贝拉 | 克林顿 | 希拉里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