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头奶牛都是一个小型发电厂”
全国百位环保局长走进“绿色乳都”
盛赞蒙牛循环经济创新之举
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工程自今年1月运营起,已经成为“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一座新的“地标”。
“一万头奶牛的牛粪到哪里去了?”
蒙牛澳亚国际牧场占地8848亩,是我国最大的单体牧场,在这里生活着从世界四大洲引进的上万头优质奶牛,然而在却没有让人掩鼻的难闻气味。听到蒙牛工作人员的介绍,一位参观嘉宾惊呼:“一万多头奶牛?它们的牛粪哪里去了?”今年7月,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在参观蒙牛澳亚国际牧场时,也曾发出相同的疑问。
如何在草场保护和企业发展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一直是国际乳业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澳大利亚,奶牛养殖牧场发展早期,就差点因为无法处置的牛粪而毁了整个畜牧业。每年堆积在草场上的几百万块牛粪,风干硬化,使得被遮压的牧草枯死,草场上出现了块块秃斑。
“人们都知道,最后是屎壳郎‘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草场。”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涛告诉记者, “而在蒙牛,我们找到了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牛粪的问题。” 随着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工程的正式运转,一万头牛生产的“废物”被利用起来:牛粪经过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来发电,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返田种植粗饲料,每年生产的有机肥达20万吨。
让北国边陲变成“塞上江南”
在蒙牛参观的嘉宾都看到了这样一幕:牧场浑黄污浊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摇身一变”就成了清水,最终流到水库之中。在碧波荡漾的水库里,不时可见鱼儿嬉戏其间的欢愉身影,仿佛是澳亚国际牧场外墙围上刷着的那行标语最好的目击证人:环保牧场与循环经济接轨,开创科学养牛新时代。
2005年澳亚国际牧场建设初期,蒙牛就对废水、奶牛排泄物等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了环保评估,并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投资治理和循环利用工作。一个总投资680万元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工程,每天可节水近860立方米,每月仅各项用水的回收利用直接节约费用就达70多万元。
这种无处不在的循环经济理念为蒙牛总部所在地和林格尔县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9年前这个著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而今已不见黄沙漫天的颓败迹象,举目四望,是“天苍苍野茫茫”,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座跻身西部百强县的北魏古都,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塞上江南。
一头奶牛发的电可供五台电冰箱用一年
蒙牛澳亚牧场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平均下来,每头奶牛每年能‘发电’1000度,相当于一头奶牛能为5台家用电冰箱提供一年的用电量。”一位参观的嘉宾感慨说,虽然都知道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没有“循环经济”的意识,这本“牛粪发电”的生意经是无论如何也念不出来的。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畜禽类沼气发电项目,蒙牛的沼气发电厂现在每天能处理牛粪500吨、冲洗500吨污水,生产沼气1.
事实上,发电只是这个“牛粪处理项目”的“兼职”,但是它却真正在环保项目上实现了经济收益。与蒙牛2007年213亿的营收相比,这笔收益在金额上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来说,它迈出了观念转换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一位从事环保研究多年的专家告诉记者,“企业的成本不是靠逃避环保责任能节省下来的,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用一种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来治污,“蒙牛开创了环保和效益双赢的局面。”一位环保局长告诉记者说,“蒙牛的创新之举,会带动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共建和谐生态文明的行列中来。”
今年1月,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工程就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定为“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大型沼气发电技术推广示范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蒙牛的快速成长,将从理念、科技、具体操作规程等各面,为民族企业在走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