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里的逐杀》连载三 米洛舍维奇下台真相
作者 韩显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原本是塞尔维亚内部的自治省。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彻底瓦解米洛舍维奇政府成为西方各国的首要目标。在2000年南联盟总统大选期间,由英美等国扶持的南反对派以“选举舞弊”为借口,策划实施了针对国家机构的大规模骚乱,最终迫使米氏下台。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狱中去世。
1.“巴尔干不死鸟”被逼到墙角
2000年9月24日,南联盟总统大选如期而至。尽管秋雨瑟瑟,但投票的民众热情非常高,实属罕见。选举结束当日原本被认为是爆发冲突的高危期,但空气中的紧张情绪却没有立刻演变成骚乱。
当晚,国家选举委员会计票中心灯火辉煌,各路政治势力提前发布了各种大相径庭的“选举结果”。“塞尔维亚民主反对党联盟”(DOS)声称,米洛舍维奇的得票率只有35%,而反对派候选人科什图尼察为52%,注定能够当选。晚上8点,反对派的数万铁杆支持者已经在贝尔格莱德街头跳舞、举杯,高呼胜利了。他们调侃说:“米洛舍维奇的人当然知道科什图尼察赢了,正为此不知所措呢!”
同一时间,塞尔维亚社会党的工作人员则神情黯然。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度被西方媒体称作“巴尔干不死鸟”的米洛舍维奇,个人威望和凝聚力已出现了不可挽回的下降。这位北约炸弹未能摧毁的斗士,竟被小小的选票逼到了墙角;他的政治生命乃至个人生命,也因此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当年9月28日凌晨,南联盟官方终于公布了选举的最终结果:米洛舍维奇获得38%的选票,科什图尼察获得49%的选票。因此,将在两周后依法举行第二轮投票。
在西方“顾问”的指点下,反对党联盟立刻做出了激烈回应,指责现政府幕后操纵了选举,存在“舞弊行为”。他们拒绝进行第二轮选举,并发表最后通牒称,如果选举委员会不对计票结果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反对派将发动“不服从运动”,进行“和平的、无暴力的、全民的民主革命”,号召全国的机关、工厂、学校和商店停止工作,开展街头示威,直到米洛舍维奇承认失败。
2.反对派挑起大规模骚乱
当年10月5日清晨3点多,塞尔维亚的许多村庄和城镇里亮起了盏盏灯火。人们喝完咖啡,走出家门发动车子,彼此道一声“议会门前见!”数以万计的身影,逐渐汇集到通往贝尔格莱德的主要道路上。
人们都知道,今天的首都之行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示威活动,但真正了解行动全貌的只有少数人,其中包括反对派干将、塞南部城市查查克的市长维里米尔•伊利奇。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看见枪支被装进卡车中,防水帆布下藏着的是石头和砖块,人群中还混杂着不少退役军人和警察。整个国家上空都弥漫着异样的气息。
与此同时,在贝尔格莱德市内的“政变指挥部”,反对派的领导人在焦急地等待着外地队伍的到来。这里的总负责人是奈博伊沙•乔维奇。根据南军方情报部门事后披露的消息,乔维奇和他的指挥部在这次行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所在的工厂里甚至存放着数千支枪。整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将来自全国各地的示威人群分成几股,全面占领以议会大楼为首的要害部门。
站在议会门前台阶上的警察眼睁睁地看着抗议人群越聚越多,伊利奇的手下甚至从开来的卡车上卸下了几辆巨大的推土机……逐渐地,示威大军失去了耐心,开始和守卫议会的警察发生面对面的冲突。他们先是动口,然后开始扔玻璃瓶。警察动用了催泪弹驱赶人群,可是,烟雾散去后,一波波人浪还是止不住地往上涌。
下午3点,伊利奇等人向队伍下达了发动总攻的命令。此刻,情绪失控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害怕。面对如此凶猛的人潮,防守一方很快便顶不住压力。议会的大门猛地被撞开,就在人们涌进大厅的一刻,又一波催泪弹开始发射了。有人倒下了,有人因为烟雾而窒息。不过,后面的队伍这时已经发现了进入大楼的其他方法:一部分人马从建筑物的侧翼发起突袭,砸碎玻璃从窗户跳了进去,几个房间随即着火。
警察们终于慌了,纷纷放下武器寻找退路。手持棍棒的年轻人趁机从正门冲进议会,他们砸完玻璃,又将打字机和电话扔在地上践踏,米洛舍维奇的肖像也被付之一炬。几天之后,议会对媒体开放,人们清楚地看到走廊被烟火熏得漆黑,地面上到处是碎玻璃碴,大部分办公室里都是一片狼藉。10多年以前,就是在这里,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序幕被拉开——从前亲手建立的东西,如今又要亲手毁掉;曾经是一个整体的国家,现在却破裂成碎片。
3.并非自发的“人民革命”
骚乱发生后,很多国际媒体一时不明白如何将所有线索联系起来,外部势力介入南联盟内政的具体情况,也大多不为外人所知。最后,还是反对派干将伊利奇把内幕消息捅给了新闻界。从此,人们才知道他如何率领长达数十公里的队伍进军首都,知道了推土机的故事,知道了事先准备好的武器……
反对派阵营中的许多人并不喜欢伊利奇的做法,他们不希望前者透露更多的细节和秘密,试图继续让民众相信,那是一次自发的“人民革命”。然而,伊里奇的大肆炫耀已经暴露出,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有武器、有士兵,人群中甚至有不少人戴着联络用的耳机。一切都给人以完全相反的感觉: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
倒是英国《卫报》当年10月10日的一篇报道,比较全面地戳穿了所谓“人民革命”的谎言:
南联盟10月5日爆发冲击议会的骚乱,并非如外界所说是一场人民自发的举措,而是小撮反对派人士精心安排的有组织行动。这显示,米洛舍维奇的倒台可能涉及一场早有预谋的政变,甚至不能排除与一直资助反对派的西方国家有关。
南反对派是于10月2日发出最后通牒,号召要在5日举行反政府大示威的,然而示威很快演变为骚乱……在贝尔格莱德以南80公里的查查克市,反对派市长伊利奇承认,是他统领一支包括前精锐空降兵部队成员在内的2000人先锋队伍,利用数万公众响应反对派号召的机会,带头发难冲击议会的。
曾于去年获邀访问美国白宫的伊利奇表示:“我们的行动是一早就安排好的。我们的人当中有前空降兵、便衣军警和特种部队成员。很多参与行动的军人拥有7年以上的作战经验,非常专业。我们多数人当时都身穿避弹衣,并携有武器。”
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控制国家的主要机构,包括议会大厦和国营电视台。”他还承认,在整个行动中一直与军警两方的倒戈官员保持电话联络:“我曾联络一名将军和部分内务部官员。”
伊利奇的言论显示,米氏倒台是一次有预谋的政变,而不是事前毫无准备的“人民革命”。
4.“米洛舍维奇时代”落幕
当地时间10月6日晚11时20分,南联盟民众终于从电视上看到了沉寂多日的米洛舍维奇。这位曾经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家,如今一脸疲惫,神情黯然。他独自站在蓝、白、红三色国旗前发表了短暂的辞职声明,承认自己在竞选中失败:
亲爱的公民们:
我刚刚接到官方资料,科什图尼察先生赢得了这次总统选举。我尊重这个决定。
我感谢投我一票的人,但也感谢那些不投我票的人,因为他们为我卸下了整整10年的责任担子。我个人打算休息一下,多花些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我的孙子马尔科,之后我将协助重振我的政党,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我恭贺科什图尼察先生在选举中获胜,祝愿南斯拉夫公民在新总统领导下获得成功。
24小时后,贝尔格莱德“萨瓦会议中心”里掌声雷动,新总统科什图尼察手捧宪法,宣誓就任南联盟总统。
就在这两幅画面和两个声明中,南联盟“有惊无险”地完成了政权的移交。“塞尔维亚民主反对党联盟”(DOS)旋即接管了权力,并很快开始分配胜利果实,反对派各主要领导人分别控制了政府各级机构。此时,人们都确信,形势不会再发生逆转性的改变了。
在政府完成接管后,反对派迅速开始涉足经济、金融领域。实际上,反对派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金融系统中的某些人也早就和一个名为G17的“自由派经济组织”展开了合作。因此,相应的交接工作并没遇到太多障碍。
尽管谣言纷传,但无可置疑的是,延续了13年的“米洛舍维奇时代”,就此宣告落幕。(节选自《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连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