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31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网报道,为了纪念中国西泠印社成立105周年,同时纪念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丁鹤庐诞辰130周年,由丁鹤庐研究会主办,中国驻日大使馆、西泠印社作为后援,日本泰书会协办的“丁鹤庐书画·篆刻展”于8月27日-31日在上野森美术馆举办。
近50件丁家秘藏书画篆刻珍品首次来日展出,让人一览清末民初中国艺术源流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中国文人大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丁鹤庐孙女、丁鹤庐研究会代表丁如霞女士介绍,本次展品大都来自丁家在上海的珍藏。其中,“丁鹤庐西泠八家印存稿”的原稿首次展出,显得特别珍贵。1937年,日军占领杭州后,侵占丁家故宅为军营之用,并烧毁了丁家藏书的“八千卷楼”。当时,人在上海中华书局的丁鹤庐闻讯后,遣儿赶回杭州,在废墟中找出540余方石印,乘船运回上海。经过丁鹤庐的悉心整理、精拓成册,于1939年制成“西泠八家印存稿”——这成为后世印学奉为圭皋的“西泠八家印稿”的源头和滥觞,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
丁鹤庐一生有三大文化贡献。一、参与创立西泠印社,并以家宅为西泠印社提供了社址;二、研究整理甲骨文,是掌握甲骨文语言系统的极少数专家之一,并成为运用、撰写甲骨文的第一人。本次展出的丁鹤庐《观水游山集》卷长14米,创作完成于1932-1937年之间,全部都用甲骨文撰写,堪为教科书式的作品;三、整理、改造的聚珍仿宋体,在中国现代出版印刷业中大放异彩。中华书局用聚珍仿宋体印刷出版了《四库备要》、《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等大型丛书,成为普及推广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成果。
丁氏家族,渊源流长。第五世代从山东济南迁移到浙江绍兴,由务农转为经商;第九世代以后转入文化领域,家学渊源,积累深厚。丁鹤庐本人为丁家第十四世代,为承前启后之人。丁家保存了从第五世代到第十四世代的完整家谱和各代传人造像,精致有加,珍贵异常。这些珍藏本次也来日展出,受到关注。有关丁氏家族的历史,丁如霞在由其口述的《丁家人——我与家族六十年》一书中有过详细记叙。本次“丁鹤庐书画·篆刻展”与丁家回忆录两相印照,更让人睹物思人,怀念先贤遗风。(杨文凯)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