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简要内容:网民的大量投诉让株洲官场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好多官员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有没有人投诉自己”—— 网民的大量投诉让株洲官场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好多官员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有没有人投诉自己”—— 纪委书记的第一帖被疑为冒充 2008年初,杨平看到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实名给网友拜年的消息。
5月,他在红网城市论坛株洲版上发出一个帖子,署名“杨平”,并贴上了自己的职务,还写明了实名上网的目的。
这个帖子的最初遭遇却出乎杨平意料——版主郑安戈正好是纪委下属工作人员,一见署名,心想“好大胆,敢冒充纪委书记”,一把删掉了帖子。再发,又删。
马上,郑安戈接到了纪委常委秘书打来的电话,告知“刚才发帖之人,确为书记杨平无疑”。很快,杨平的头像上传了——一张正襟危坐、着西装扎领带的工作照。随后他又在论坛里公布了株洲市纪委的电话和自己的E-mail。紧接着,第二篇帖子《株洲领导干部存在的八大作风问题》面世。杨平没想到,短短几天该帖点击量上千,高居株洲版各帖之首。目前此帖的点击量超过3万,跟帖700多篇。
回帖者众多,说法不一,献花、拍砖者都有,也有网友斥其“作秀”。与此同时,杨平保持着每天五六帖的发帖量。渐渐地,网友开始接受这个每晚如约出现的纪委书记,有人开始借助网络向杨平举报腐败案件。
胡总书记都实名上网我怕啥 杨平此举,在株洲论坛引发了一场轰动。只要他发帖,一般都被置顶,跟帖数天天排名前列。这个原先以鼓励原创文学为主题的网络论坛,几乎变成了张贴“百姓呼声”的反腐举报和法制维权版。
株洲市纪委通过论坛里的帖子,获取线索,查处了很多起违纪违规案。其中有一个帖子是株洲某企业反映一个局级单位拉赞助的问题。杨平看到帖子后,马上约见该局局长了解情况,局长答复没有这回事。结果第二天,发帖人回复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2008年5月,株洲质监处处长陈世湘因网络举报其腐败问题被“双规”,因案情复杂,几天后,案件陷入僵局。杨平实名上网后,有“知情人”开始在论坛发帖,披露陈世湘贪污索贿的内幕,并直言“请杨书记关注”。杨平给对方发站内信息:“为免打草惊蛇,举报材料请发至我的邮箱。”于是对方将陈世湘案的种种细节统统发给杨平。杨平与市纪委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材料展开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陈下属三个科长和多名行贿者纷纷“现形”。
此事一出,杨平名声大振,有人直呼其“杨青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论坛内发举报材料,希望引起杨平关注。
杨平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以“纪委”的名义发过两个帖子,无人问津。5天后,他把帖子删除,以“杨平”的名义重发一遍,点击量很快上千。杨平发现:在网络上实名反腐,是纪委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从网络论坛渠道收到110多封投诉信,现已直接处理并公布了13件。
6月20日,杨平出差到福建,一天早上醒来,发现手机上有一条新闻: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网网友直面交流,并回答三位网友提问。“当时我很兴奋。连胡总书记都实名上网了,我一个小小的地方干部,怕啥呢?”当晚,杨平上网到凌晨三点,一口气发了两个帖子。
7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内刊《研究与动态》对杨平实名上网做了正面报道。7月14日,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作出批示:杨平同志能够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反腐倡廉值得提倡和借鉴。这给杨平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开始酝酿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建立网络反腐平台,将网络反腐制度化。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