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1日电(记者童静宜)如何把林业产权转变成经济效益,让守着山林的农民能够有序收益?浙江省丽水市两年前在全国率先把林权推向市场后,全市林农共获贷款超过1亿元。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拥有山林面积2151万亩,占浙江省的四分之一,素有“浙南林海”之称。
一直以来,山区农民“靠山吃山、靠山养山”,其主要收入还是依靠林业经济。然而,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性使广大林农长期困守着“金山银山”过着苦日子,个别林农甚至连基本生活也难有保障。
“探索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森林资产,增强林业"造血"功能;让资源变现,使广大林农有创业的资本,跳出山林发展山林,丽水的林农也一定能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丽水代市长卢子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卢子跃所说的就是两年前这个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林权制度改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丽水就已开展了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将全市72%的集体山林承包到户经营,这在当时的国内也是走在前列的。2006年,在完成延长责任山承包期50年的工作基础上,丽水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以“搭建流转平台、规范流转操作、开展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丽水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盘活"和"变现"。"盘活"指森林资源流转,包括租赁、承包、转让等;"变现"的主要方式就是林权抵押贷款”。丽水市林业局局长吴善印解释说。
根据记者调查,截止8月31日,丽水当地林农获得贷款超过1亿元,受惠林农已经达到2349户。不少林农戏称自家的山林“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叶子变票子”,手中的林权证成了林农可以随时提现的“小银行”。
(责任编辑: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