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之名”VS“以反恐之名”中美两国这七年是如何过的
作者 [美] Thomas L. Friedman 译者 小河
在北京参加壮观的奥运会闭幕式,感受数百名中国鼓手撞击胸腔的震荡时,我忍不住得出两个结论:“天哪,这个国家的活力真是无与伦比。
不过,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不要过度解释任何只持续两周的事件。奥运会没有改变历史,它们仅仅是“快照”——一个国家摆出最佳姿势让世界看。但是,正如快照所示,中国通过奥运会展示的形象具有极大冲击力——在这个选举年美国有必要对此作出反思。
中国得以建设造价430亿美元的宏伟的奥运会基础设施,或上演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不是通过发现石油的偶然运气办到的。不,这是持续7年的国家投资、规划、集中力量、全国性动员以及努力的顶点。
7年……7年……没错,是7年。中国是在2001年7月13日获得奥运会主办权——“9•11”事件前仅两个月。
当我坐在“鸟巢”里,看着数千名中国舞者、鼓手、歌手和杂技演员在闭幕式上“变戏法”时,不禁反思起中国和美国这7年是怎么过的:中国在筹备奥运会,我们在对付基地组织;他们建成了更好的场馆、地铁、机场、道路和公园;而我们造出了更好的金属探测仪、“悍马”装甲车和无人驾驶飞机。
这种差异开始显现了。比较那种不同的感受吧——抵达纽约时见到的是低矮的拉瓜迪亚机场,然后驶经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进入曼哈顿;而抵达上海时见到的是气派的机场,搭乘的是转眼间就到城里、时速220英里的磁悬浮列车。
不禁要问:到底是谁生活在第三世界?
没错,倘若你驾车出北京走一个小时,你会见到大片贫困的第三世界中国。但新奇之处在于:中国最富裕的地方,现代化的北京、上海或大连如今要比富有的美国更气派。建筑物的设计更有趣,无线网络更先进,道路和火车也更有效和舒适。而且我也说了,他们不是靠发现石油做到这一切的,他们靠的是挖掘自身潜力。
我意识到了不同:我们在“9•11”事件中遭到袭击,他们没有;我们有真正的敌人,他们的敌人力量小而且主要是国内的;我们不得不对“9•11”事件作出反应,至少是消灭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基地,对国土安全加大投入,而他们可以避免跟外国纠缠。
但是,“洞穴规律”的第一要则就是,当你身处一个洞穴时,就不要继续挖了:当你看到自2001年以来“以奥运之名”有多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在中国建成时,当你看到自2001年以来“以反恐之名”有多少基础设施建设在美国被耽搁时,你就会认识到今后7年应该用于美国的国家建设。
我绝不想告诉我的女儿,她们必须要到中国看看将来。(美国《纽约时报》8月27日)
来源: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