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2日电(王永伦、田苗)18岁的吕林桧,家住贵州省贵阳市盐务街宅吉小区,是一名轻度智障少女。虽然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成长,但她却有正常孩子一样的奥运金牌梦。
吕林桧出生后的第23天,因一次意外导致大脑发育受阻,她就成了一个智障孩子。
因为智障,2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她和母亲。
“感觉统和训练,能刺激智障儿童的大脑发育,培养智障儿童的协调能力。”母亲吕昕烛了解到这些知识,决定在女儿身上试一试。
6岁的时候,吕昕烛把女儿送去学游泳。“游泳馆里的都是正常小孩,没有智障儿童,老师一次只能教她一个动作,回到家里以后,我又让她自己反复练习。”
“游泳很累,但我没放弃。”吕林桧说出了十年的艰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简单而枯燥的练习,慢慢地,吕林桧形成了良好的水感,身体的“粘水”“走水”也特别好。
2006年年初,贵州省进行了参加全国第四届特奥会的运动员选拔,正在启智学校读书的吕林桧没有被选上。回家后,她哭着告诉母亲,她想参加比赛。于是,吕昕烛找到了贵州省残联,贵州省残联负责人对她说,特奥会本身就是一个让智障人士广泛参与的活动,他们会设法满足吕林桧的愿望。在贵州省残联和贵州省体育局的帮助下,吕林桧如愿加入了贵州省特奥代表团。
在这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吕林桧给了母亲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拿到两块游泳比赛银牌。比赛回来后,吕林桧天天到游泳馆去训练,比以前更加努力,刻苦。“我还想继续游泳,想参加世界特奥会,获得金牌。”
2007年世界特奥会,贵州没有游泳比赛运动员的名额,“当我看到女儿对世界特奥会的期盼和向往,看到她为此付出的努力,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我。”吕昕烛提笔给中国残联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得到了中国特奥会的支持,吕林桧获得了参加世界特奥会的资格。
在吕林桧的家中,2007年世界特奥会获奖纪念品——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整齐地摆放在客厅的电视机上。她母亲拿出了她获得的三块金牌,吕林桧显得很开心。
吕林桧以前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特奥会给她带来了快乐与喜悦,金牌使她感到自豪与成功。她现在喜欢与人交流,变得开朗了,并且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吕林桧一场不落地看完了游泳赛事。她说她最喜欢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也想和菲尔普斯一样,在2011年希腊雅典世界特奥会上能拿8块金牌。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