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考牌?广州不学南京!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成小珍 梁健敏
南京市近日推出“自行车考牌”,要求中学生自本月起必须通过考试领取“驾照”,才能骑车上下学。而早在去年秋季,广州番禺区市桥侨联中学已作出同样的尝试。
|
广州市区也有着庞大的中学生自行车族,是否会参考南京推行“自行车考牌”的做法呢?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在规范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方面,广州已先行一步,不必效仿其他城市。
广州推行学生交通安全卡
用来记录违章情况,并与德育考核挂钩
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从去年情况来看,“警纠校处”共发现中小学生交通违法行为7119宗,其中的3/4是与中学生骑车相关的,最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即闯红灯、骑车载人、骑车追逐、不按车道行驶。
记者昨天调查执信中学、铁一中、广州三中,平均下来,每班50名学生中大约有10~13人骑自行车上下学,占了两成左右。记者调查得知,尽管各校就学生骑车的安全问题制定了不少管理方法,但鲜有上升到要考试尤其是路考这个层面。
广州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处副处长杨子文称,近年来,学生搭乘地铁等共同交通工具上下学的情况越来越多,骑自行车的渐趋减少,特别是城区学校,不过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地方还是有很多学生骑自行车上学。他认为,南京要求学生考自行车驾照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过这仅是一种局部的治理办法,并不能全范围地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达到良好效果。在这方面,广州已经先行一步,在2006年就采取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联系制度”,从全局解决问题,因此“不必效仿其他城市”。
2006年起,广州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联系制度正式实施,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张功能类似于司机的驾驶证一样的交通安全卡。一旦哪个学生违章被交警抓住,他就必须交“交通安全卡”登记,并与德育考核挂钩,严重的会受到学校操行扣分的惩罚,有学校还规定被抓3次现行的,将影响“评三好”。据悉,在这套管理模式中,学生重复犯规的情况并不多。
争议1:骑车上学必须考试吗?
学生家长何龙女士表示支持,“严格一点好,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家长就不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天河中学的小许认为,骑车上学是个人自由,学校不应过多干涉。广州三中副校长文穗华认为,考牌做法“形式大于内容”,对学生应该以安全教育为主”。
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士提出,这样做到底合不合法?目前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广东主要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两部法规,“均无学生骑车要进行考牌、考证的规定”。换而言之,要求学生考试后才能上路,是缺少法律依据的。
争议2:与三好挂钩有必要吗?
广铁一中办公室主任黄雄称,南京“违规三次剥掉三好学生权利”的做法非常正确,说到底这是强化学生交通意识的一个举措。“三好学生有品德要求,遵纪守法应该成为评定标准。”
不少家长认为,三好学生只要学习好、品德好、体育好就行了,如果将骑车违章与“三好”挂钩显得有些“不搭调”,“如果因为偶然的赶时间闯红灯丢了三好太冤枉了”。家长王女士说,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没必要强加“处罚功能”,“这么处罚措有法律依据吗”?
最早吃螃蟹的侨联中学
要把考牌做法坚持下去
记者昨天上午来到率先推行“自行车考牌”的番禺区市桥侨联中学。该校位于市桥大北路段,周围有市桥汽车站、易发商业街等,人流车流众多,这也是该校推行自行车考牌的原因之一。
记者看到,侨联中学按年级对学生的自行车划了3个地块停放。在初二学生的“地盘”,停放着30多辆自行车,这些都于去年通过考试。每辆自行车的车尾挡泥板上都用油漆写明了骑车学生的班级、学号,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年级,分为红、蓝、黄三种颜色。这样,不管在校内、校外,一看编号就能知道是哪个学生的车,可以随时对学生的违章行为进行监督。
侨联中学教导处韩万钧副主任说,去年9月初一新生中共有52名同学报名并通过了申请,通过几轮笔试、车试,最终有45人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学校首批“车牌”。校长苏剑琚告诉记者,“考牌”推行一年收效良好: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以前碰碰撞撞的小意外几乎没了,再没发生因骑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苏校长称,会将自行车“考牌”的做法继续坚持下去。
对比南京市的做法,侨联中学目前暂未增设路考、发放“自行车驾驶证”等环节。苏剑琚校长对此表示,对学生骑车的规范管理将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完善,目前正在考虑校内测试环节邀请交警到场指点;“驾驶证”的做法则不会采用,因为全市中小学生已备有“交通安全卡”。
据了解,侨联中学的做法得到了番禺区市桥交警中队的肯定和赞许。在一次全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上,该校还被作为典范给予表扬。市桥交警中队也给予了大力配合和支持,如骑车学生上课的资料、有关影视资料等有不少为交警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