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格走低 市场仍存波动风险
短期内以震荡调整为主,或将造成食用油行业一次洗牌
本报记者 王小霞 实习生 孙梦霞
受国际豆油期货市场新一轮跌势拖累,以及主要大豆出口国阿根廷结束罢工、恢复大豆及豆油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近期我国食用油价格再度“跳水”。
|
价格下调行业开始洗牌
“影响食用油价格走势变化最根本原因,还是油脂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小包装食用油自今年3月份的历史最高价位每箱315元(5升×4桶),到目前下跌了百元左右,“这种具有持续性、明显回落的走势,或已再次证明食用油已处在‘熊市’之中,短期内食用油价格将以震荡调整为主。”
“大家的心态都是买涨不买跌,只是食用油价格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北京最大的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大地玉泉路市场的市场部副主任刘敬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食用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现在市场的出货量减少了近四成,“因为价格一直走低,导致经销商也不敢贸然进货,一些存货较多的经销商现在以消耗库存为主。”
与此同时,受食用油价格大幅下调的影响,一些中小油厂开始面临危机。国际期货分析师彭娟告诉本报记者,“很多油商都反应现在的日子很难过,目前企业能做的只能是观望。对于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来说,此次价格下调影响并不大,但也会造成食用油行业进行一次洗牌,只是力度不会很大。”
今年年初,易经期货分析师张文博走访过四川的几家菜油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2007年的利润率非常高,当时就曾给他们建议:暴利不会太长久,应该随时有风险意识,至少要有意识地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但听者寥寥”。如今,食用油企业只好尽快适应过“苦日子”。
避免“大豆风波”重演
“虽然此次风波由于风险意识的增强,没有让食用油市场经历2004年的‘大豆风波’,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市场随时都在变化,业界要警惕“大豆风波”的再度来临。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大豆年进口量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4年为2022万吨,2005年为2659万吨,2006年为2826万吨,2007年达到3082万吨。由于大豆过于依赖进口,使得中国过早丧失了大豆价格的定价权。
张文博认为,“目前美国农产品期货的交易量占世界的70%,这样就在定价权方面占领了制高点,同时大型国际粮食贸易企业掌握了世界粮食贸易量的70%以上,中国想获得定价权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张文博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能做的就是:一、充分保证本土的油脂供应,主要是菜油,至少让菜油不再被人家卡脖子。二、对于大豆油、棕榈油这类必须依赖进口的油脂类产品,相关企业必须具备在国内、外期货市场上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这样至少能保证食用油的进口能力。另外,完善国内油脂类产品的期货品种,使企业能够进行整体的产品链套期保值。
“还应加强国家储备,这需要从增加国内自给量和合理进口两方面来做。合理进口主要是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国际采购,不能出现价格高涨时我们从国外进口,而刚从国际市场完成采购尚未运到国内,价格又一落千丈了。”彭娟说。
她还建议,政府应扶植民族企业,包括给予政策扶植以及组织国内企业联合参与国际采购方式谈判。同时,要加强保值意识,积极探索保值方案。企业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期货市场保值,将国内采购融入期货保值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采购方式的保值方式,不要一味地模仿国外的保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