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于洋和杜婧都是王斌的得意弟子。
推开王斌办公室的门,灰尘迎面扑来,“一年多没回来了”,王斌笑着对记者说。去年7月王斌被国家队调入专家科研组,成为奥运备战团队中的一员。一晃一年多,在国羽北京奥运会所获得的三枚金牌中,辽宁籍球员独揽两金,还有一枚铜牌,王斌为弟子骄傲着,与记者回忆起奥运那些事儿。
雅典的转折之笔
王斌最先想到的并不是北京,而是四年前雅典的辉煌一幕,那是关于辽宁羽毛球和张宁的事儿。
“辽宁羽毛球队经历过高潮,韩建、李永波等名将都出自这里,但在他们退役后,后继无人的辽宁羽毛球滑坡得令人心疼。”王斌说,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全国人民筹备了七年,他对于辽宁羽毛球也整整期待了七年。
王斌在2001年入主辽宁队,“当时这支队伍可谓是百废待兴”,也只有张宁一人在国家队“独撑门面”,但每到大赛总是与奖牌擦肩而过。执起总教练的教鞭,王斌从调整队员的训练方式入手,“东北女孩的特点就是身体素质好,她们需要的是能够充分体现出速度、力量的打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2003年后的辽宁羽毛球队开始涌现新秀,张之博和张丹几次取得全国冠军,于洋和杜婧也越打越好。
王斌回忆说,2001年底,张宁就有了退役的想法,王斌反复劝说张宁,最终使她打消了退役的念头。2003年世锦赛,2004年奥运会,两个冠军证明了张宁的实力,也使得辽宁羽毛球重振雄风。那时候,王斌便把目标锁定在了北京奥运会,而且重点不仅在张宁一人身上。
奥运两金坎坷路
王斌感慨说,北京奥运这两金之路有些坎坷,都差点被伤病绊住,“如果这届奥运会不是在北京举行,相信张宁未必会坚持到2008年,但如果没有李永波的知人善用,张宁也未必会卫冕成功,甚至连参加奥运会都有些危险。”
2007年张宁因伤经历了“信任危机”,“当时她几乎成了玻璃人,新伤旧伤全部加身,训练量一加大,膝盖马上水肿,系统训练根本没法进行”,弟子的艰辛王斌看在眼里,“好在半年前,张宁逐渐好转,但为了奥运会,国家队决定让她放弃汤尤杯。”无缘自己的最后一届汤尤杯,张宁哭得很凶,但王斌透露说,这是李永波在保护她,“什么都想要,也许就等于什么都得不到,我们只能孤注一掷。”
张宁在一片质疑声中上了名单,“用张宁,是因为北京奥运会是一次最为特殊的比赛,不同于以往所有赛事,谢杏芳技术水平高些,张宁经验丰富,决赛证明,张宁的心态战胜了谢杏芳的技术。”
于洋/杜婧组合是王斌一手从省队培养,输送到国家队的。2004年底,两人进入国家队后,路走得还算顺,杜婧后场攻,于洋网前封,几年来成绩斐然。“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对奥运冠军组合,去年竟面临拆对。”2007年世锦赛前,杜婧在一次例行体检中竟发现腹部有异物,需要手术摘除。因奥运在即,杜婧险些被放弃,是怕她拖累了搭档。在与专家的多次研究中,王斌签下了微创手术同意书。后来手术成功,杜婧六天后出院,21天后恢复训练,重新组对的辽小将一口气拿下四站公开赛冠军,奥运积分排名第一。
难忘的那三句话
北京奥运会,有三句话让王斌最难忘。一句是在抽签后他对张宁说的:“全世界都知道你抽了下下签,怎么办?一场一场拼吧。”第二句是,女双决赛前夜,两个小姑娘说:“不紧张,就削对手呗!”还有一句话,王斌将手机递给记者,那是在蔡赟/付海峰输掉男双决赛后,儿子发来的短信:“爸,几年后这枚金牌我来拿!”儿子王天阳现在是国青队的男双队员。
王斌说:“北京奥运会为张宁的职业生涯划上了完美句点,为于洋/杜婧开启了成功之路,也为我增加了责任。”他将继续留任国家队科研组,会像备战北京奥运会一样,与几位资深教练、科研博士一同,以观察和数据资料分析对手的特点,帮助中国选手寻求“攻敌之法”。
王斌说:“我还有更多的盼头儿,盼望于洋和杜婧扛起国家队和辽宁羽毛球的大旗,盼望输送更多辽宁籍新秀进入国家队,也盼望儿子能够圆了我做运动员时未能圆的梦。”
本报记者丁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