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柱通讯员李燕萍)“安置点刚落成,就随即挂牌成立了工会。”8月22日,四川重灾区之一的安县受灾群众安置点——京安小区工会主席谭丽领着记者一边参观工会活动室,一边详细介绍小区工会组织受灾群众恢复重建的情况。
这也是绵阳市总工会在地震大灾后恢复重建工会组织的一个缩影。据介绍,截至8月15日,全市已新建工会组织756个,发展会员79009人,成立受灾群众安置小区工会组织45个。
“地震灾害阻挡不了工会组建步伐。”5·12汶川特大地震,虽然给灾区的工会组建和工会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面对灾情,绵阳市总做到抗震救灾和工会组建两不误,在带领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同时,按照全总和省总对工会组建工作的要求,采取措施,积极开展灾后工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
配齐县级工会班子。及时将工会干部因遇难、重伤等出现缺额的情况向同级党委反映,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配齐配强工会领导班子和缺额的工会干部。6月份,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总工会配齐了领导班子。
组织受灾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紧急行动,认真排查基层工会干部的人员损失情况,对造成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缺额的,及时提请同级党组织进行调配。
积极在集中安置点、板房小区组建临时工会组织,进一步扩大工会覆盖面。在对工会会员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还没有加入工会的职工和农民工及时吸收他们加入到临时工会中来。对受灾较轻县按照“源头入会、属地管理、联动维权”的原则,狠抓落实,克服地震灾害给工会组织建设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