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崔彤的爸爸突遭车祸,成为医学上的植物人。但在12岁的女儿孝心滋润下,三个多月的病榻之痛竟然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随后,从孝心到爱心,这一奇迹被传播,直至倾城…… 8月24日晚,北京奥运会闭幕式。
在廊坊市一个普通的家庭里,15岁的女儿崔彤在陪爸爸、妈妈看电视。在那晚,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对于这一家人来说,却是那样弥足珍贵。
爸爸,听我给你唱歌
时光回到2005年,崔彤还在廊坊市小王庄小学上六年级,爸爸崔献波在建筑工地做瓦工,妈妈高玉梅在家务农。1月21日早上,一家人吃完早饭后,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走出家门,谁也没有想到,不幸正在逼近这个幸福的家。
那天,崔献波在外出送货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脑部受到严重撞击,经过医院七天的抢救,总算是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是深度昏迷,无意识反应。而最让一家人难以接受的是,崔献波昏迷了两个多月,任何药物都没有使他的病情好转。医生说,如果持续下去,他可能永远也不会醒来……
“真的就连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吗?”高玉梅一双泪眼,流露着期盼。医生不无遗憾地说,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但也不乏醒来的病例,如果家属多和病人交流,用语言和按摩来刺激病人,或许还有一线醒来的希望。
对崔家来讲,医疗费是个大事。最初几天,三四天就要花去大约一万元,这对于家境不算宽裕的崔家来讲,这样的数字是可怕的。两个多月后,高玉梅不得不带着没有任何知觉的丈夫回家了。
回到家后,医生的话在12岁的小崔彤脑海中回响:“如果家属多和病人交流,用语言和按摩来刺激病人,或许还有一线醒来的希望”。这在崔彤心中重新燃起了莫大的希望———唤醒父亲。
从那天起,崔彤每天放学回家后便守在爸爸床头,不停地唱歌、说话。她坚信爸爸一定会醒来,像原来一样疼她、爱她。
“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块宝,离开爸爸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我的好爸爸,下班回到家,劳动一天多么辛苦呀……”
那是崔彤坚持为爸爸唱歌的第70天,崔彤把一束康乃馨举到爸爸眼前晃动着说:“爸爸,你看这花漂亮吗?”随着崔彤手中康乃馨的晃动,崔献波的眼睛也在转动!希望的曙光出现了。崔彤对妈妈喊:“妈妈,快来看,爸爸的眼睛动了。”妈妈飞跑过来,看到这一幕,崔彤和妈妈喜极而泣。
女儿顶起半边天
自从爸爸有了反应以后,崔彤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要想让爸爸醒过来,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歌声与呼唤了。会唱的歌唱遍了,崔彤就给爸爸念当天学的课文、英语,权当练习;知道的笑话讲完了,崔彤就向同学借来笑话集念给爸爸听。
爸爸出事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高玉梅说崔彤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特别“会算计”的孩子。往日乘公交车回家需要两元钱。爸爸出事后,崔彤总是在远离家门口的车站下车,因为到那一站只收一元钱。
一想到女儿天天放学后,不但要写作业、做家务,还要抽出大量时间陪爸爸,高玉梅心里总感到过意不去。“彤彤每天早晨6点起床,穿上衣服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她爸爸跟前,又说又乐。说实话,有时候我都烦了。除了在学校,彤彤其余时间基本用来干家务、照顾爸爸。每天都是等爸爸睡了,她才点灯写作业。不过孩子还算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
“有时半夜醒来,看到丈夫拉尿了一床,我心里难受,忍不住就哭了。彤彤总是过来帮我干这干那。特别是当女儿用小手为我擦眼泪时,我觉得既幸福又辛酸。”高玉梅无限感慨地说,“能有这样懂事的孩子,让我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2005年6月,崔献波慢慢有了意识,并会发出“啊”的声音。练习发音、锻炼走路,又成了崔彤和爸爸的新功课,每天上学前,她会给爸爸留“作业”,回家后还要检查:“今天锻炼了吗?走了多远?写字了吗?”家中又有了往日娇憨的女儿和慈爱的爸爸。在家人的精心护理下,崔献波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现在,他已经能够在别人的搀扶下缓慢行走了。虽然说话仍然含糊不清,但他的精神已经开始恢复。
感人故事引发倾城之爱
崔彤的故事感动了廊坊,廊坊也报以倾城之爱温暖着这个阳光女孩。于是,崔彤以及崔彤背后的爱心故事一直延续到今天。
得知崔彤的事迹后,崔彤所在的小王庄小学减免了崔彤的学杂费和书费,还在春节送去油和面,校长给崔彤买了新毛衣。
苦难使人早熟。十几岁的崔彤永远记得周围的好心人给予她家的帮助:爸爸崔献波出事的那一刻,是陌生的好心人帮着把他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忙前忙后,不留姓名。崔彤一家四口租住了一间房。崔献波出事后,房东主动让他们搬到一间大屋,并多给出半间,房租每月也只收百元。为了让病人静养,整个大院只给崔彤一家租用。
一位叫JerryHa的美籍华人得知崔彤的事迹后开始越洋资助,除了经常寄来一定的生活费用,他还经常通过邮寄或托人捎来食品、书籍、英汉电子词典等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爱心产生了共振效应。越来越多的美籍华人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包括美国南加州圣玛莉诺市市长林元清,以及美国洛杉矶康和医院院长邓嘉猷等。
这几年的人生经历使崔彤深受教育,并让她更加懂得了帮助别人是多么光荣与高尚。她向记者表示:我接受社会的帮助太多太多,我也想帮助别人!她拿出1000元钱希望当地媒体寻找合适的对象给予帮助。
崔彤的爱心行动在全社会引起了“聚变效应”。她的爱心如同一支接力棒,在青少年学生中启动了传递爱心的高潮。廊坊六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生,把自己平时积攒的500元全部捐了出来;远在天津杨村二中的学生张书晗来廊坊游玩,听说崔彤爱心传递的故事后,把自己口袋里最后的20元钱全部捐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善款流向廊坊,当地媒体在全市范围寻找品学兼优但遭遇困境的学生,先后选择了29名贫困学生进行了专题报道,把“崔彤爱心行动”推上了一个高潮。新华社记者朱峰安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