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亿!广东拿出地方最大投资菜单
黄树辉
编者按
外部因素的不确定,内部经济的下滑风险,牵动着中央、地方以及各个行业的神经。减税方案、给企业“输血”、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小额贷款、活跃金融市场……种种举措和行动,或在施行,或在酝酿。
|
冬江水寒鸭先知,经济形势面临困难,地方政府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最先感觉到,如何保暖过冬,他们正在行动。作为一份长期关注中国经济整体走向的财经报纸,我们与他们同行。为此,本报特派记者深入基层调查,推出“过冬:地方在行动”系列报道。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16018.01亿元,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总体增速为近6年来最低。
广东省经贸委有关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根据有关部委在广东的调研结果和有关部门的统计分析,广东经济遭遇的困难远远超出政府此前的预料。一位长期参与政府决策的人士则透露:“不瞒你说,政府的确有些担心,有些职能部门的领导非常紧张。”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如果调整不当,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广东经济不排除存在步入下行通道的可能。
外贸寻求东盟突破口
来自广东省外经贸厅的资料显示,2007年广东省对美国直接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0%,对香港地区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5.2%,而其中五成以上转口至美国,导致广东省对美国最终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40%左右,而对中东、非洲、南美、俄罗斯等潜力比较大的新兴市场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仅为9.4%。
出口过度依赖美国市场,使广东受美国次贷危机“连累”严重。据统计,上半年广东省直接对美出口增速回落7.8个百分点,对香港地区出口回落21.1个百分点。
主管外经贸工作的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8月份在广东省外经贸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广东出口每减少4%,将会拖累全省GDP减少1%,而2008年广东外贸预期任务是进出口总值增长10%,这是底线。
定下这条底线的背景是,2007年广东的外贸依存度达到155.1%,超过全国的2.5倍。去年,广东外贸顺差占本地GDP的比重达23.06%,占GDP增量的比重则达到70%,为中国最高的省份。
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领一支由广州、深圳、佛山等七市以及广东省外经贸系统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广东省外贸投资考察团启程赴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四国考察,并举办为期17天的系列经贸活动。
关于汪洋选择东盟作为主政广东后的首次正式出访地,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这表明广东正在试图将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从泛珠区域扩展至东盟诸国,拓展外贸市场多元化,有望给阴云笼罩的广东外贸出口带来一线生机。
作为扶持外贸市场多元化的具体举措,今年8月广东省在原有5亿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决定新增2.3亿元专项资金,使全年支持外经贸发展的专项资金接近8亿元,其中,0.5亿元将用于支持企业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1亿元推动广东自主品牌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亿元将有针对性地用于支持外贸出口最急需、见效最快的包括纺织服装、玩具、塑料、鞋类等七大领域。
7月31日政府宣布上调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后,东莞龙佳服饰有限公司的老板钟志明(化名)得以暂时喘息,此次听说政府将对企业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予以奖励,立即跟当地经贸部门接触,并试图寻求帮助。“广东赴东盟四国外贸投资考察团回来后,我打算向随团考察的东莞企业家好好请教。”据悉,此次东莞共有32位企业家随汪洋出访。
2.2万亿投资新十项工程
在外贸出口下降的同时,广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明显放缓。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546.72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3个百分点。其中,关乎工业发展后劲的更新改造投资仅453.23亿元,同比下降了4.3%。
“这是近几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表示。
在7月4日召开的广东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启动了被称为“新十项工程”的庞大政府投资计划。
按照规划,新十项工程计划在222个项目上投资总额达22770亿元。这也是继2003年“十项工程”建设之后,广东省政府再次提出“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以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口号。
与2003年的十项工程相比,新十项工程在交通、能源、环保、文化等方面与其一脉相承,并调整增加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等工程。其中,投入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体系工程,共71项,计划总投资6472亿元。
黄龙云在上述会议上强调,建设新十项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正确把握广东省面临的发展机遇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广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地方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与中央政府有着很大差别,调控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各级地方政府常用的手段,效果显而易见。
广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背景下,近年来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仅落后于山东、江苏,还低于全国平均规模。以2006年为例,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山东、江苏分别低7.3个、2.9个和3.6个百分点。
“不是投资过多过大,而是相对不足。”刘品安认为,扩大内需是全国一盘棋,非一个地方政府所能控制的;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广东应该根据自身产业的发展主线来决定调整自身的投资,推动一些重大项目和产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效益。
“今明两年,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年的经济贡献万万不可忽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措施,否则这两年的经济增长会受到很大压力。”黄龙云在当天会上甚至坦言,如果经济增长下滑幅度过大,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就会减少,就业问题难度更大,失业上升,社会问题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