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图为2005年11月16日,伍德沃德接受采访。新华社/法新 美国《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鲍勃·伍德沃德的第四部关于伊拉克战争著作《内部战争:白宫的秘密历史2006-2008》定于8日公开发售。
伍德沃德不但在书中描述了鲜为人知的“秘史”,还抖出一批猛料,称包括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在内的伊政府官员遭到美国政府严密监视。
美国总统布什(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布什 《华盛顿邮报》5日介绍了这本书的部分内容。
新书主要阐述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伊战问题上的领导方式和政府作风。为此,伍德沃德对情报、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代表人物进行了150多次深入采访,还在今年5月两次采访布什。
他在书中为读者描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布什:在公开场合,布什坚持宣称美军在伊拉克取得胜利;而私底下,布什认为美军训练伊拉克安全部队并向新政府移交权力的长期计划正在走向失败。
伍德沃德笔下,布什犹豫不决,对伊拉克日益恶化的安全状况反应缓慢;他不愿重新审视美国的对伊政策,把许多工作推给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即使在驻伊美军伤亡最严重时期,布什也没有调整政策的迫切要求。
“这没什么可着急的,”布什一次在接受伍德沃德采访时说。
2006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左一)、副总统切尼(左二)在五角大楼参加为即将离任的拉姆斯菲尔德(前右一)举行的离职仪式。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于18日正式离职,由前中央情报局长盖茨接替其职位。 新华社记者吕明响摄
军方 新书还记载了布什政府与军方之间的矛盾。
伍德沃德说,伊战情报的可信度成为政府和军方矛盾的导火索。最终,布什对曾任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的陆军参谋长乔治·凯西和前中央司令部司令约翰·阿比扎伊德失去信心。
军方 也对布什深表不满。
凯西认为布什没有充分了解伊拉克战争本质,只是通过数士兵阵亡人数了解战争进程。他一直认为,伊拉克战争中存在的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布什总统本身。
凯西曾经私下对同事说,布什与共和党内的激进分子一样,只知道“杀了那家伙你就赢了”。布什从一开始就把伊拉克战争看作一场常规战争,只关心杀死或逮捕了多少敌人。
伍德沃德说,政府决定增兵伊拉克的计划曾遭凯西、阿比扎伊德、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反对。在讨论增兵计划期间,布什决定换掉拉姆斯菲尔德,且没有同副总统理查德·切尼商量。
2006年11月6日,布什通知切尼撤换拉姆斯菲尔德的决定。切尼回应说:“总统先生,我不同意。但是很显然,这是您的命令。”
这是2006年6月8日马利基在巴格达举行记者招待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
秘密 伍德沃德还在书中透露,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对伊总理马利基和他的同事以及其他官员进行了严密监视。消息人士告诉伍德沃德:“他(马利基)说什么我们都知道。”
伍德沃德说,美政府2007年向伊拉克大规模增兵3万人,但这并非是促使当地安全状况好转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年美国开始应用一项“突破性”新式秘密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美国军方和情报人员确定武装组织重要人物的位置,对他们进行精确打击。
伍德沃德没有在书中具体描述这项新技术,称白宫和其他官员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他不要透露细节。不过他引述“官方知情人士”的话说,“85%到90%的成功行动以及搜集到的"有价值情报"要归功于这一新技术”。
此外,伍德沃德认为,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穆克塔达·萨德尔同意限制迈赫迪军活动、众多什叶派民众加入到反对“基地”组织的队伍中,这些都是令伊拉克局势转好的主要因素。(荆晶)
30多年谜团一朝解开 原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竟是“水门事件”告密“深喉” 新华网消息《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31日刊登消息,该报证实,原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就是“水门事件”中的神秘线人“深喉”。
证实消息来自捅开“水门事件”内幕的该报两名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以及当时《邮报》的高级编辑本杰明·布拉德利。
"火神"源于古希腊神话,是掌管火工的天神,这些人借此自称,寓意权力、顽强和持久。毫无疑问,他们具备这些品质。他们是:副总统切尼,原国家安全顾问、现国务卿赖斯,原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原国务卿鲍威尔,原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原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他们是军中的一代,他们最重视的是美国的军事力量。"他们把持了美国的军事和外交决策权,9.11后,助推布什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他们开启了一个时代,一个不同以往的时代,一个21世纪初深深烙上"火神派"思想与行动印记的时代。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