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的张继钢,除了担任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上篇的执行总导演任务外,还承担了残奥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的重任。北京残奥会开幕前夕,张继钢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就残奥会开幕式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您是如何感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
张继钢(以下简称张):童年时,在家乡城镇的小街上,每天都有一位盲人拉胡琴,直到夜深人静。多年以后,当我每次走在家乡的那条小街上,耳边总是响起他的琴声却不见他的身影,心中总有一丝莫名的惆怅……其实那位盲人从不曾见过这个世界,却用他的音乐点亮了一座城池的温馨和美丽,这或许就是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9月6日之夜,我们力图为大家推开一扇门,点燃一盏灯,照亮一条路,超越时空,去追寻更灿烂的梦……
问:如何解读北京残奥会开幕式?
张:这是我们这个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作团队继奥运会开闭幕式后,交出的第三份答卷,主创团队合作了3年的又一项成果。
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幅画卷的话,那么残奥会开幕式则像一本讲述我们自己家园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和梦一起飞》。
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结构以北京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的寓意为逻辑架构,形成空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生命的旅行3个篇章,展示出御梦飞翔、永不放弃的精神境界。
开幕式约3个小时,其中文艺表演约一小时。整体风格为童话般的风格。梦幻、轻盈、浪漫、温暖和快乐是我们力求达到的效果。仪式前的参加人员为277人,来自北京、山西等地的残疾人艺术团,以声乐、器乐和打击乐为主。文艺表演部分有4500余人参加。另外还有1900多名仪式人员。其中,420名残疾人参加表演。
问:残奥会开幕式如何体现四川汶川地震的元素?
张:开幕式上有个节目叫《永不停跳的舞步》,这是最初的一个构思,最后选择了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失去一条腿的学芭蕾舞的11岁女孩李月,由她担任里面的主角。另外,专门邀请了我国的“芭蕾王子”吕萌,以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100多名演员和她一起表演。聋人、肢残人、健全人共同完成的这个节目,表达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坚强理念,以及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灾区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我们团队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媒体了解到李月的故事,正好与我们原来的一个节目的创意十分吻合,因此我们对节目进行了适当调整,专门邀请李月来参加。这个角色由李月来担任最合适。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更使得李月通过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圆了她的芭蕾梦。
因为排练经常进行到深更半夜,我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过去看排练,去的时候经常看到小李月在轮椅上睡着了,我们都不忍心叫她起来,总是先进行别的内容的排练,一直到需要她出场时,才把她叫醒。她揉揉睡眼,很高兴地投入到排练中。因为芭蕾舞是她的梦想。
问:开幕式上有一个由300多名聋人女孩表演的节目,这个节目的特点是什么?
张:文艺表演中大部分为健全人,但其中有两个大型舞蹈由聋哑人表演。其中一个是《星星,你好》,一共有320名聋人女孩,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我们在全国招募符合条件的聋人演员,原来计划用1000名这样的演员,但最后确定了320名。
这台节目的排练十分艰苦,主要原因是演员都是聋人,编导们的意图需要通过手语老师转达。这台节目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语老师。另外,演员们需要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虽然是手语舞蹈,但舞蹈元素必不可少。我们总共安排了50名左右的手语老师在场地四角,来协调场上的演出。
编导杨威是第一次排聋哑演员的节目,最后找到了手语舞蹈这种方式。从手语词汇中,寻找到“星星”、“你好”等词汇,这台节目相当美丽。这群孩子平均年龄为18岁,最小的才15岁。这台节目很好地将她们平时的手语用舞蹈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问:残疾人艺术家在开幕式中扮演了哪些重要角色?
张:开幕式文艺表演中共有400多名残疾人文艺工作者参与演出,其中包括盲人钢琴家金元辉。
我个人对金元辉的艺术风格十分熟悉。我们在开幕式文艺表演《四季》这一段落,专门安排他演奏肖邦的《即兴幻想曲》。这位完全没有光感的盲人艺术家,在钢琴上的弹奏,全然听不到一点技术的痕迹,音乐通过他的手指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钢琴的控制,对音乐的艺术感悟,融入的情感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同他一起表演的是我国著名的老电影艺术家田华。田华扮演一位老人,静静聆听金元辉用音乐表达的倾诉。
盲人歌唱家杨海涛演唱的《天域》也十分感人。杨海涛也是一位全盲者,他的这首歌是对整台节目主题一个很好的阐述。
另外,参加开幕式表演的最小者只有10岁,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小演员。
问:残奥会开幕式的童话色彩很浓,为何这样选择?
张:开幕式选择童话风格,一是和残奥会的主题相吻合,二是从我们这个主创团队承担的奥运会、残奥会4个仪式不能雷同的战略考虑。
作为残奥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我感觉这台节目要尽可能感人肺腑,尽可能浪漫、阳光灿烂。解读生命总有梦想,一切生命都有价值,自强不息这样的理念,用快乐的方式来表达。
整个开幕式演出充满梦幻色彩。从上千名卡通马拉松运动员们喜笑颜开,忙碌着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会运动员铺就一条美丽的七彩跑道开始,到太阳鸟飞到盲人歌手身边进行交流,再到2000多名小演员表演卡通舞蹈……无不表达着我们的风格。
问: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受到大家喜欢,残奥会主题歌《和梦一起飞》有什么特点?也会受到大家喜欢吗?
张:开幕式的音乐总设计叫方鸣,他所规划的残奥会音乐总体上充满激情,十分浪漫,表达出热爱生活的特点,音乐很有时代感。
选择《和梦一起飞》作为北京残奥会主题歌,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相一致,关照到北京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的寓意。一起飞,指健全人和残疾人一起飞,也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怀着同一个梦想,一起飞翔。
在歌手选择上,我们邀请了对残疾人事业长期比较关注的女歌手韩红和香港著名艺人刘德华,他们的声音非常有感染力。
问:开幕式还选择了《让我拥有你》和《天域》两首歌,它们有什么特点?
张:《让我拥有你》,这首歌充满感恩思想,感谢阳光、感谢雨露、感谢关爱之人。《天域》这首歌的演唱者杨海涛虽然是盲人,但他把对生活充满向往表达得十分出色。他唱歌已不在乎声音的位置,完全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像平时说话一样自然。
我们创作团队和这些演员进行座谈时,杨海涛说:“假如给我3天的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和你们。”他的心理十分健康、成熟。
问:开幕式上文艺表演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国际性?
张:开幕式一大特点就是更加强调了国际元素,强调了全人类共同的感受,表现出共同感受到的温暖。根据创意需求,仅音乐方面的国际元素就十分突出。例如在《永不停跳的舞步》中,我们的音乐是拉威尔作曲的《波莱罗舞曲》,《四季》这一段落的音乐则是肖邦的《即兴幻想曲》。
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焰火十分精彩,残奥会开幕式在这一方面有哪些特点?
张:世界知名的视觉景观大师蔡国强是我们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的重要成员,他不仅是残奥会开幕式导演组的核心创意小组成员,而且他所率领的视觉特效团队承担了残奥会全部视觉特效的艺术设计工作。他们的艺术创意得到了中国相关部门科学家和焰火研发、生产厂家的支持和配合,使得创意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开幕式倒计时最后一秒结束时,“鸟巢”上空绽放出“宇宙星象”的焰火。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红黄两色的国旗礼花在空中绽放。在《星星,你好》结束的刹那,空中的礼花如满天繁星……胡锦涛主席宣布北京残奥会开幕后,礼花更是将空中装扮得绚丽无比。残奥会圣火熊熊燃烧时,欢庆的焰火将开幕式气氛推上最高潮。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