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题:转变旧有观念 留住“奥运效应”
新华社记者霍小光 袁震宇
沉寂了12天的“鸟巢”6日晚再度点燃激情。随着残奥会的盛大开幕,奥运氛围一夜之间重回北京。与奥运氛围同在的还有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畅通的交通、志愿者的微笑和人们开放的胸怀。
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8月,北京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有30天,其中一级天14天,成为近十年一级天最多的月份。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的数据表明,市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上升了9.9%。
外国媒体在残奥会开幕前夕评论说,北京交通限行措施仍在延续,一些工厂仍在减产运营,参赛运动员和北京居民将继续享受洁净的空气和顺畅的交通。
奥运会、残奥会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天变蓝了,水变清了,路变通顺了,空气变清新了,人与人变得更温情了。不愿失去美好的东西是人的天性,人们普遍希望这种良好的“奥运效应”能延续下去。
但也应看到,这种良好的“奥运效应”后面也付出了一定的社会成本,给人们的车辆出行等带来了一些不便。关键是我们付出这种“成本”和“不便”,带来的收获却很大,付出是值得的。实际上,在北京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里,很难做到不支付任何成本,不牺牲任何便利,就能转眼间获得交通、环境等的大改善。
不少人现在有一种矛盾的心态,在新气象与旧方式之间难以取舍。既要享有自然、健康的生存环境,又难以割舍工业社会靠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而换取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既要感受温暖、和谐的人文环境,又不愿努力化解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
经历了举办奥运会、残奥会,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文关怀为代价,发展的步伐要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人的发展相协调。
近年来,各地在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旧有观念,一些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成规被打破;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规范、新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自觉实行。北京等地在举办奥运会、残奥会过程中,为改善交通、环境,在市民的支持配合下,摸索了一些诸如工厂限产、单双号行驶等措施,也正是这种新观念的产物。
在现有情况下,北京等地要改善交通和环境等,很难找到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措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观念,两“弊”相权取其轻,寻求一种更符合科学发展观、更切合城市发展战略、更吻合大多数人利益和要求的解决良策。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