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正在进行对抗演习。罗广毅摄
本报南京9月5日电 特约记者胡伟、特约通讯员段耀辉报道:连日来,正在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进行的实兵自主对抗演习,因完全是双方高度自主较量,战场态势扑朔迷离,时而“红”强“蓝”弱,时而“红”弱“蓝”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好戏”接连登场。
“过去演的是"折子戏",现在演的是"连续剧"。”演习总导演、某训练基地政委胡翔一语中的。这次演习,改变了以往“敌情”靠通报、演练走程序、态势靠导调的形式,导演部只提供必要的对抗条件,不干预双方指挥决策和部队行动,“红”、“蓝”双方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和环境下,自主侦察、自主决策、自主行动、自主保障,让对抗双方按实战要求自主发挥。
抛开“脚本”自主搏杀,演习过程悬念不断。记者看到,从接到预先号令,到机动集结、构工伪装、情报侦察、决策指挥、组织协同,“红”、“蓝”双方斗智斗勇,展开侦察与反侦察、突破与反突破、逆袭与反逆袭、围歼与反围歼的激烈交战。记者踏访交战现场看到,卫星、无人机等多种侦察方式交互使用,武装直升机和远程炮火对“敌”重点目标实施先行打击,扫雷车、破障车前出破障,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开辟通路,向纵深突击。
对抗演习由“连续剧”取代“折子戏”,缘于导演部角色的转变。过去,导演部是演习的“设计师”、“导调员”,“红”、“蓝”双方都要围着导演部转。现在,导演部变成了“裁判员”、“服务员”,职能就是给“红”、“蓝”双方提供初始情况。这一变化使参演双方真正成为演习的主角,对抗双方的行动高度保密,指挥员决策和部队行动不受干预。
帷幕拉开不见“谜底”,剧情起伏难料“结局”。在运用战场仿真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的逼真工事、障碍、地物和复杂电磁环境的战场上,“红”、“蓝”双方展开激烈争斗。截至记者发稿时,“红”、“蓝”双方几经交手,互有胜负,一部精彩“大剧”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