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9月8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社评文章指出,第4届立法会选举昨天顺利结束。地区直选总投票率虽较上届为低,但参选人数是回归以来最多的一届。这不仅显示香港社会参政意识提高,而且反映了社会诉求多元和利益多元的现实。
本届更多的年轻人和独立候选人参选,也反映不同的政党和人士对循序渐进迈向普选,正做积极准备。本届立法会担负重要历史任务,既要参与决定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方法如何改变,更要与政府配合共同抗衡全球经济放缓对香港经济民生的冲击。人们希望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以港人福祉为重,按基本法和人大决定推动民主发展,多做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实事,勿辜负选民期望。
文章说,本届参选情况热烈,超过200名候选人参与竞逐,仅分区直选就有50多张名单140余人参与角逐,比上届约多出一半。这么多人有志从政,显示香港社会参政意识提高,“港人治港”理念深入人心,意义积极,值得肯定。有更多的独立候选人和专业人士参选,也反映了香港社会成分多元、利益多元、诉求多元的特征。各政党重视接班问题,纷纷推出新人上位,令新老交替初现端倪,而且新人普遍有较高学历,这有利于培养新的政治人才,促进立法会新陈代谢,保持活力。更值得重视的是,各政党积极推出代表在各个直选分区参选,许多独立候选人也加入战围,不仅是为争夺席位,也是为迎接普选而亮相和“练兵”,这使本届立法会选举具有为迎接普选热身的意味。
民调显示,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是经济与民生。本届立法会的四年,香港不仅面对全球经济放缓的严峻考验,而且面临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香港能否有效抗衡全球经济衰退和高通胀的冲击,能否避免重蹈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期间百业凋敝、民生艰困的覆辙,新届立法会的表现十分重要。新届立法会的主题是经济民生,议员应该停止政治内耗,促进社会和谐,配合政府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方面多做实事。一些政党的候选人在竞选中,轻经济民生重政治问题,乃至对经济民生问题认识肤浅,显然无法适应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新届立法会应在经济民生方面多下功夫,为市民创造更多职位和提高他们的收入,以抵御经济放缓和通胀攀升对本港的冲击。至于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方法如何作出改变,本届立法会议员有责任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决定,循序渐进推进全面普选。
延伸阅读:
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揭晓
地方选区30人当选(图)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