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足赛”期间,盛京医院向世界展示了沈阳医疗保障服务工作的最高水平,在向国际化医院飞跃的跳板上,成功起跳。
完善制度2007年6月21日,盛京医院被定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定点医院”,该院成立了以院长郭启勇为首的“奥足赛”医疗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从每一个细节着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
该院重新细化了所有的工作流程,制定了十余项应急预案,涉及信息报告、新闻发布、观众医疗站、运动员医疗站、群发性损伤、空中急救、各项医疗影像检查、医学翻译、接待外国记者采访等等;应急预案涵盖医疗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安全用血、反恐等方面。“可以说,我们把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全纳入了可控范畴内。如果不是奥运会,任何一个医疗机构要达到这样完善的程度都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医务部部长刘学勇介绍说。
培训人才为确保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2007年起,盛京医院所有人员利用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完整地接受了“高级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技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外伤止血包扎与加压固定技术”等系列业务培训。医院精心考核选拔了18名优秀人员进驻奥体中心和驻地宾馆医疗站。所有人员中均精通英语或日语。
此次“奥足赛”,盛京医院的服务得到了国内外运动员、官员的肯定。一位尼日利亚媒体人士,在该院成功接受了右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表示,“医生知道如何按照国际公约去治疗一个外国人。他们有良好的医疗行为。”
技术飞跃盛京医院凭借良好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利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奥体中心与医院,与北京奥组委指定医院等三方建立起远程会诊系统,该系统还可与青岛、天津等地赛场进行联系,并提供实时远程会诊服务。
为提供迅捷的急救服务,医院与场馆内医疗站点建立了热线联系,在提供陆地6分钟转运二条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开放了空中急救通道,为奥体中心提供空中急救服务,也为场馆内医疗站点增加更为便捷的急救措施。这样的急救服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盛京医院的医疗保障服务赢得了参赛人员、北京奥组委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辽宁省卫生厅厅长姜潮在总结时说:“保障奥运会,盛京医院扬了盛京之名,符了盛京之实,为奥运保障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历史意义。”本报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