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不会弹电子琴。
这是真的。为配合课改工作,某县级市教师进修学校曾组织开展对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课改培训工作。结果在教学中发现,部分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音乐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在乐器演奏技能方面非常欠缺,一些教师甚至连电子琴都不能熟练弹奏。
目前,我省中小学教师学科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十分普遍,语文、数学教师相对较充裕,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则教师缺乏。武安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白延平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急需四类专业教师:体育与健康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艺术教师和校本课程教师。
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一些学校的课程只能由略知一二的老师“客串”,不但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而且造成了农村学校某些学科的薄弱,影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即便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的素质也良莠不齐。某设区市曾对小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摸底考试,考试内容以小学教材为主,考试结果,有一定的不及格率。
这种现象的形成及长期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由于前些年教师需求缺口较大,许多地方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造成许多教师起始学历较低,又不能建立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如某县有小学教师1100多人,其中80%毕业于原来的县职教中心,其余的是中专、中师毕业。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近些年,我省通过高师专升本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形式,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达99%,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近90%,高中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提升了一个层次。
然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省教育厅师教处处长智学说,合格的教师,不仅必须具有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化能力,还必须对所教学科有专业深入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双专业”水平,是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更是我省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目标。
今年4月,省教育厅决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校教师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制度。5月,省教育厅又出台意见,提出了教师考核评价的标准。这两项制度的共同特点,就是按照不同学科岗位需求,区别对待。
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今年6月,省教育厅提出了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一系列新思路。
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望都县建立了教师均衡配置机制,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及课时安排,由县文教局统一设岗到各学科,建立各学科教师队伍,实行学科岗位竞聘上岗,统筹配置教师资源,取得了较好效果。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必须强化继续教育。近年来,我省逐步加大了教师非学历培训力度,教师培训经费由2003年的300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800万元,省级培训教师数量也由1000人增加到了7440人。从2006年开始,我省组建特级教师讲学团,先后到11个市41个农村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使2万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直接受益。由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牵头组织,逐步把全省中小学校全部建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计划,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培训老师和大家互动交流,鼓励每个人多思考、敢表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融洽。”今年暑期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培训让王燕感慨颇深。她说,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回去后一定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使用。
除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也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为促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从2000年开始,我省实施了“intel未来教育培训计划”。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省80%的县区,共培训学科教师7万多名。2004年以来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地区中小学。
然而,经费短缺、投入不足,却使农村教师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不容乐观。某小学教师尚海丽说,她所在的学校只有一台电脑,也没有课件室,电脑主要是用来处理学校一些日常文件,教师们基本不用电脑。如果需要做课件、查资料,就需要自己想办法。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状,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空有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良好愿望,却很难抽身参加学习和培训。况且,机会也少之又少。
不少农村教师反映,受名额限制,他们很难参加一些高层次的培训。某小学教师李少娟遗憾地说,这两年她只参加过两次培训,一次是县里组织的专业教师技能培训,一次是市里组织的新教法培训,培训时间都很短,分别是7天和1天。成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王书平说,该县每年能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仅有20多名。他希望,教育培训向农村倾斜再倾斜,多给农村教师一些机会。
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要求不相符、重复培训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多年来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衡水市民进主委赵新爱反映,许多地方把教师培训与公务员培训同等管理,并将此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不仅挫伤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更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培训必须按照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和专业化的教师素质内涵来实施,决不能因部门利益而损害教育的长远利益。”她说。本报记者张淑会仝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