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京残奥会田径比赛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首日比赛,中国选手姚娟在女子标枪比赛中获得残奥田径首枚金牌,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中新社发杜洋 摄
9月8日上午10点,国家体育场“鸟巢”奏响了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场数万观众大合唱,随后集体呼喊一个名字:“姚娟、姚娟、姚娟!……”
江苏姑娘姚娟在女子标枪F42-46决赛中,以40.51米的成绩夺得金牌,并三次打破世界纪录,这是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项目的首金,也是江苏籍选手的首金。
同时,她还是自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赛以来,健全人和残疾人赛事中,第一个让“鸟巢”奏响国歌的人,中国人终于在田径赛场上夺冠了!
六投三度打破世界纪录 上午9点30分,女子标枪F42-46决赛开始。悉尼残奥会冠军姚娟位列13名参赛运动员的倒数第二个出场。结果她出手不凡,第一次出场就投出了40米29的佳绩,打破了自己保持的39米99的世界纪录。当现场播报员公布姚娟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鸟巢”登时响起一阵欢呼。
第二投姚娟投出38米98,第三投她稍作调整,40米34!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全场数万名观众不由得为姚娟强大的实力叹服。好戏还没有结束,第四投,姚娟一举投出了40米51,再破纪录。六投三破世界纪录,姚娟让“鸟巢”一次次沸腾!
由于残疾人比赛的特点,虽然姚娟打破了世界纪录,但如果残疾程度比她重的运动员能够投出比较好的成绩,最后名次还是有可能压倒姚娟。因此,虽然三度打破世界纪录,姚娟依然显得很沉稳,直到对手完成了最后一投,自己确保了金牌,姚娟才开始爆发。她跪倒在跑道,面向观众振臂高呼,观众也报以更加热烈的欢呼和掌声。随后姚娟从观众手中接过一面五星红旗,绕“鸟巢”跑了一圈,感受观众的热情。
“几万观众呼喊我的名字” 下午1点半,记者在残奥村苦苦等候3个小时,姚娟终于归来,带着那枚沉甸甸的“金镶玉”。田径队徐领队激动地上前拥抱她,副领队毛阿宝眼眶湿润。姚娟摘下金牌,郑重地挂在了教练的脖子上。
“今天很悬,一进"鸟巢",感觉场地好大,前方有个标记,那是我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却感觉特别远,我心里一直打鼓。但最终超常发挥,太不容易了。8年了,我终于再次证明自己。”姚娟从早晨比赛到下午都没有吃东西,但她说一点都没感到饿。“这么多苦没白吃,我对家乡人有了交代,对教练、父母和关心我的人也有交代了!”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夺冠后,广播里播了我的成绩。全场观众记住了我的名字,在几万人叫我名字的"鸟巢"里,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记得披着国旗,一口气绕场跑了一周。太兴奋了,以至于后来新闻发布会,记者问什么我都听不清。”
“残疾很不幸,但我要战胜它” “她说超常发挥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是带伤上阵。”毛领队心疼地抱着得意弟子说,姚娟在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夺得她人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但接下来的路并不平坦,姚娟右肘受伤,严重制约了发挥,雅典残奥会她与金牌失之交臂。8年后,姚娟不负众望,再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用成绩回报8年的汗水和泪水。
24岁的姚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4岁时一场疾病让她的行走永远比正常人要艰难。“小时候,体育老师对我说,你腿不好,可以不上体育课。我说,不,我要上!老师说,你行动不便,课外活动可以不参加。我说,不,我要去!”超强的毅力让幼小的姚娟爆发了惊人的力量,她在上小学时就和正常孩子一起比赛,还拿了全市中小学运动会冠军。
16岁起,还是初中生的姚娟便开始接触残疾人运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却从不回家诉苦。姚娟一直说:“命运给我带来残疾,很不幸,但我要战胜它!”
“家乡人民以你为荣” “比赛完,我下场一看,手机上有60多个未接电话,30多条短信,都是家人、朋友、老师、领导打来的,感谢他们!”姚娟由衷地说。从小残疾的姚娟,得到了比哥哥和姐姐更多的关爱。姚娟上小学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姐姐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但父母坚持认为,哥哥姐姐可以没文化,因为他们健康。姚娟,一定要上学,上大学。
今天,姚娟夺冠了,亲朋邻里,甚至市委书记都上门祝贺,听到“家乡人民以你为荣”的话语时,父亲流泪了。
而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团委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学习姚娟倡议书。部分学院还自发组织观看姚娟的夺冠视频,姚娟成了大学生们热议的焦点人物。
姚娟用汗水换来了优异成绩,也减轻了父母的经济压力。16岁那年,姚娟获得了悉尼残奥会冠军,无锡市给她分了一套房子。姚娟将爸妈接到了宽敞的新房中,又给爸爸在小区找了一份工作,让父母的老年生活越过越舒适。
问到将来的打算,正在南师读大四的姚娟说:“我小时候的梦想不是当冠军,而是当一名教师。现在,这个志向也没变,我学的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我想当一名残疾人运动教练。我的比赛结束了,剩下的10天时间,我要留下来做志愿者,给队友服务,给江苏籍选手服务,直到闭幕。”(本报记者唐悦 孙庆)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