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举世瞩目的北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现场,有多条导盲犬随主人一起出现在“鸟巢”:引领盲人跳远冠军李端入场的STAR;陪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艺术家王滨到现场观看演出的妞妞;与葡萄牙盲人运动员一同入场的两只个头巨大的黑色导盲犬,也十分抢眼。
在开幕式火炬传递环节,陪着火炬手残奥冠军平亚丽的导盲犬“好运”(英文名字叫LUCKY),顺从地听着主人的口令,沿着场内的白线笔直地前行。在有台阶的地方,“好运”特意停顿一下以提示主人。
这一细节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感动了全球亿万观众。
但许多观众不知道的是,我国为保证残奥会期间导盲犬能随主人自由出入公共场所,在立法方面已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过去,我国一直将导盲犬作为一般的犬类来管理,并没有将其列为工作犬。北京市政府2003年曾出台养犬规定,不允许导盲犬随便在公共场所出入,只能在出租车中携带导盲犬。
这种情况持续到今年4月24日。这一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残疾人保障法,在第五十八条专门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但仅有这一条原则性规定,还不能保证导盲犬自由出入公共场所。(今年7月18日本报二版曾以《有法无规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难》对此做过报道)
为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方便残奥会期间盲人的出行,北京市政府前不久专门发布《关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导盲犬使用和管理的通告》,允许盲人携带导盲犬。携带人出示相关证件,被批准后可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汤小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配合修改后的残疾人保障法出台的导盲犬规定,为残奥会期间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给予了法律保障。
“导盲犬是帮助盲人出行的最好助手,导盲犬工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中国盲协副主席李伟洪说,导盲犬应用于残奥会,将有助于导盲犬在社会上的推广应用,顺应了盲人康复和辅助器具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发展的需要,将使更多的盲人获得融入社会的机会。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通告,北京公交集团出台了《关于残奥会期间公交服务工作的要求》:残奥会期间,盲人可以携导盲犬上公交车。
根据规定,公交车乘务员在行车过程中如果遇到盲人携带导盲犬乘车,乘务员应当提前向车厢内乘客进行说明和宣传,提醒乘客导盲犬为工作犬,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帮助视力残疾乘客带路,不会对人造成任何危害,以消除车厢内其他乘客的误解和紧张情绪。
当导盲犬上公交车后,乘务员还要协助盲人乘客妥善安置导盲犬,并尽量将盲人乘客和导盲犬安排在车厢前方位置。如果车厢内有乘客仍然对导盲犬表示恐惧,乘务员要主动站在导盲犬身边进行示范和解释。
残奥会之前,北京首都机场也为国外导盲犬的入境打开方便之门。民航局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残疾人航空运输政策》中规定,允许导盲犬陪同主人一起进入飞机客舱。而此前,导盲犬是不能进入客舱的。
国家质检总局也针对导盲犬特别制定了相应的入境检疫流程。流程规定,导盲犬入境时要具备三项基本证明,即输出国的动物健康证书、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卡和导盲犬的专业训练证明。在机场航站楼,有专业人员对导盲犬的健康情况进行临床的兽医检查,并对三证齐全、检查合格的导盲犬开具一份动物检疫联系卡。得到了动物检疫联系卡的导盲犬入境后,不用像普通入境动物一样被送到隔离场隔离30天,而是可以享受较为便利的“驻地隔离”措施,跟随主人直接前往残奥村。
“相信随着北京残奥会的举办,会有更多的导盲犬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程凯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也是残奥会效应的体现。”
本报北京9月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