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10日电 (柴燕菲 赵晔娇)
连享了数日的凉爽,杭城温度又一个鲤鱼挺身节节攀升,相比之下,教师节送礼之风在杭城高校遭遇寒流。记者今天从杭州几所高校了解到,教师节期间,大学教师颇受学生冷落。
“班长提议给班主任送束鲜花,要是全班一致同意,钱就从班费里扣。”一名9月初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叶同学告诉记者:“没人会反对。”一名大四的朱同学也说:“以前是挖空心思给老师送礼物,不过到了大学后就再也没送过,顶多发个祝福短信表表心意。”
在杭城高校做了三年学生工作的王老师证实了两位大学生的话。“每年教师节,我和身边的老师都会收到学生以集体名义送来的礼物,大多都是鲜花或者小盆栽。学生个人送的确实很少。”王老师告诉记者:“有学生记挂着我们也就够了。”
记者在高校附近的花店转了几圈,发现虽然店家早早打出了“教师节献礼”的广告,不过宣传声势跟情人节等火爆节日是没法比的。一位店家也告诉记者:“卖出去的大多是百合或者玫瑰,一束花也就几十块钱。好点的花也卖不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比于班主任,任课老师收到的教师节礼物就更少了。理由很简单,“如果任课老师当天没课,就不会收到礼物,因为课余时间他们几乎不在学校里。”朱同学正在校外实习,忙得团团转的她告诉记者:“老师除了上课,还有科研任务,大家都是忙人根本凑不出时间好好聚聚。”
与“盆满钵满”的中小学教师比起来,大学教师的教师节“遭遇”,颇有些许“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味道。那么高校师生关系为何如此淡如水呢?朱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任课老师一星期上一次课,每次也就1个半小时,与学生的沟通确实很少。大学里课程又多,有些任课老师只带一个学期的课。现在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觉得老师没以前亲了。”朱同学的话道出了不少大学生的心声。
“不过对老师不热情不代表我们不尊重老师。”朱同学再三声明:“上了大学后,我们感觉自己是成年人了,对老师的依赖肯定不像小学初中时那么多。在我们眼里,老师就是和学生平等的群体,好好上课就是表示尊重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