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给我讲了一种观点:当年的俄国就一直想融入世界,时至今日,它又一直被西方世界所抵制,融入不进去。最近的俄格冲突表明,西方不再想和俄罗斯玩“融入”的游戏了,俄罗斯可能会被彻底孤立。
对于这个问题,大概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就是:俄国从一开始(一般都说是从17世纪末的彼得一世起)的立国方针就是想“融入”世界吗?彼得一世确是向世界敞开了窗户,尽力要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
对于彼得来讲,“引进”和学习西方,其目的不是要使俄国成为西方世界的一部分,而是要使俄国强于、盛于和胜于他曾经学习和借鉴过的国家。有个有趣的事实是:彼得在建造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教堂时,其外形就设计成一只扬帆的船只,彼得要求教堂的塔尖要高于他在欧洲看到的任何建筑物。这准确地表达了彼得要俄国强于欧洲强国的愿望。彼得一生建起了强大的海军、夺得了出海口、向东向南扩展了疆土、设计并启动了贯穿俄国南北的“大伏尔加河计划”,最终使俄国成为欧亚一强。彼得执行的是一条“傲立”于世界的政策,对他来说使俄国“融入”世界并服从听命于欧洲强国是不可想象的。彼得以后的罗曼诺夫家族的沙皇们,尽管他们强弱不同,但都继承了彼得的建设强大海军、夺取出海口、扩展疆土和强盛国家的政策。即使对于一心效仿法国、“开明专制”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来说,她的“傲立”于法国之上的雄心也是昭然若揭的。至于“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那他对远东、中亚和高加索的争夺和在欧洲大陆的拼搏,更是一种“傲立”于世界的政策。
苏联时期,俄国传统的“傲立”于世界的政策发展到了极致和顶峰。苏联不仅要“傲立”于世界,而且要消灭“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世界”,使整个世界融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制之下。苏联要争霸、称霸,要单极世界、一统天下。“融入”这个词对苏联的执政者来说,无异于通敌和背叛。
在经过10年多的试图按照西方模式发展的痛苦经历后,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下开始了一场反对俄罗斯“融入”西方世界、恢复传统的“傲立”于世界政策的艰难斗争。
总之,俄罗斯自彼得一世起,其立国外交政策就不是“融入”,而是“傲立”于世界的政策。这项传统政策的特点是:一、它极端强调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性;二、它奉行实力和强权;三、它以争夺世界舞台上的发言权和行动权为核心;四、它不受与之争锋的国家的强力所左右,在必要时可以以实力对实力;五、它不惧孤立,有时甚至会把孤立看成是自己的胜利和走下一步棋的起点。
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逐步进展和近期在高加索地区的争夺,都清楚地在显示俄罗斯“傲立”于世界政策的进展与扩展。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俄罗斯都不会愿意“融入”世界,而是希望世界的“融入”。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俄罗斯最近的一些作法了。▲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