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降温,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的助涨作用也在降温。近期,国际海运费在降,铁矿石价格开始下降,而钢厂也因为国内需求下滑,被迫大面积“减产越冬”。2009年年度国际铁矿石长协矿价格谈判的天平似乎慢慢向中方倾斜。
中方握有两大筹码——需求下滑、钢价下跌。
每年的铁矿石谈判总是经历这样一个逻辑:海运费疯涨——现货矿疯涨——钢价被迫调价——最后长协矿大涨收关。目前来看,整个利益链条已经有三个环节出现松动,铁矿石——大宗商品最后一块堡垒能不能在2009年的谈判中被攻克,仍然需要中国钢厂斗智斗勇,甚至付出牺牲。最终成败在于钢价。
钢厂“过冬” 铁矿石“减产” 9月2日,南钢总经理杨思明在一次大型论坛上公开表示,尽管最近两个月钢价下跌超出意料,但钢厂不希望钢价反弹,上游的铁矿石、焦炭价格该降价了。而南钢权衡再三,决定减产30%,度过钢铁行业的“冬天”。
就在中国钢厂“减产越冬”的时候,必和必拓因为事故暂停西澳所有铁矿的开发,之前力拓因为天气原因减产,而淡水河谷则是直言不讳继续涨价。集体为09年铁矿石谈判造势。
从中国钢厂的减产,到国外铁矿石的减产,我们注意到,外方已经为2009年铁矿石谈判开始动作了。在原来铁矿石谈判的逻辑上,长协矿价格只涨不跌的“神话”能不能守住,已经成为舆论焦点。
这其中,关键之关键在于中国钢价的走势。钢价继续弱势下行,铁矿石价格铁定下行;而钢价反弹的话,铁矿石价格将迎得宝贵喘息机会,维持上涨势态。在需求下滑已经成趋势的背景下,钢价走势决定着中方能否赢得2009年铁矿石谈判胜利的关键。
近两个月来,国内钢价下跌已经超过10%,最高达到15%,属于超跌了。国内不少分析师认为,钢价下跌空间没有了。而近期钢价开始反弹似乎也支撑这个观点。甚至有人认为,宝钢三季度的调价意味着下半年钢价不会大幅下跌了。
中方手握两大筹码 这个逻辑的前提是铁矿石等原燃料不降价。为什么铁矿石价格不能降呢?
实际上,铁矿石价格能降,而且已经在降。但长协矿价格要降的前提是国内钢价不能反弹。
在铁矿石长协矿的涨价逻辑上,海运控制在外方手里,但海运费大幅下跌;铁矿石供应控制在外方手里,目前价格坚挺。中方钢厂只能通过涨价转移成本压力。现在需求下来了,钢价下来了,钢厂只能通过减产减少亏损。坚持下去,必然会导致铁矿石长协矿的松动。
原本于9月1日开始实行的钢材出口退税归零措施最终缓行,原因何在?就是怕钢材出口减少,推高国际钢材价格。反过来,带动国内钢价上涨。钢厂扩大产能,铁矿石需求上升,价格自然被推高。这种恶性循环已经损害中国钢厂的赢利能力,2008年中报业绩显示,31家中国钢厂八成以上毛利率出现下滑。铁矿石依存度过高,也影响到中国产业安全。
现在,我们看到,钢价的变动已经成为中方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获胜的关键筹码。
当然,钢价的变动中方有定价权,宝钢价格调整就是方向标。问题是,大钢厂有必要为铁矿石谈判牺牲自己的利益吗?对国内大钢厂来说,维持长协矿与现货矿的差价,保住自己在国内钢铁行业中的产业优势是第一要务,在铁矿石谈判中能不能取得胜利,已经排到第二位了。毕竟,谈判成功了,大钢厂有时候还会付出代价。吃力不讨好。国内一度盛行通过钢铁行业的整合来获得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这其实是在推脱责任。这种论调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内斗”成份。因此,这就需要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保护中国钢铁行业的战略利益了。(董文胜)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