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的圣火,以激情四射的人性魅力,在中国国家体育场这个梦想之巢燃起。那个时刻,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瑰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了,中国被点亮了,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心灵之城,也被这人性的光芒照亮。
当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坐着轮椅,拄着拐杖,随着音乐声进入“鸟巢”的时候,无数人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在感受他们的坚强的同时,也感受到他们对生命的热爱;看到了闪烁在他们身上的独立、自信、坚毅、乐观、博爱的人性之光,还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卓越的奥运精神。
纵观人类历史,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优秀残疾人士,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古代有孙膑,近代有吴运铎、华罗庚、吴昌硕;在世界,有大发明家爱迪生、天体宇宙科学家霍金。更有身受宫刑折磨的司马迁写下了史记绝唱,盲人荷马写下了旷世史诗,深受耳患折磨的贝多芬谱写了雄壮的叩问命运之曲……他们或在不同专业上引领风骚,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光耀史册。肌体的残疾,丝毫也没有影响残疾人心灵和精神的健全,以及潜能的极致发挥。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存在,更彰显了人类伟大的精神力量。
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良知。残疾人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历程不可缺少的推动者,因为这部分人的残疾换来了更多人为避免人类的躯体和心智的残疾所做的努力,换来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换来了秩序和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正是社会的关怀与照顾,消除了外部环境给予残疾人的生活压力,增添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任何社会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的补偿。比如,要想获得知识,需要用书籍。对于健全人来说需要的是常规的印刷文字,而对于盲人来说,则需要盲文。在生活中,许多对健全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在残疾人来说却需要付出多于常人几倍的努力才能完成,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便”。因此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读懂他们的苦和甜。
为残疾人提供各种补偿条件,使残疾人无障碍地接受教育、参加劳动与社会活动、平等地享有公民的各种权利是社会的责任。目前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问题,并用发展眼光看待残疾人的权益保障。而体育是残疾人参与社会、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从1960年罗马第一届残疾人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第十三届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已经成为一个展现残疾人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一个承载残疾人梦想的平台,一个倡导“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于一个世界”理念的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残奥史就是一部人类呵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文明史。残奥会为各国政府提供了探讨并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的机会,也因此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
可以预想,北京残奥会给我们留下巨大的精神遗产,也将给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让残疾人的权利进一步在中国、在世界落到实处,使每一个残疾人的脸上都有微笑。让我们在给他们更多的掌声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