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下跌,不仅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样也在上市公司的“圈钱”冲动面前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大坝。发债几乎成了企业挤着过的独木桥。据统计,截至9月11日,2008年上市公司通过债市融资的金额总计1697.75亿元,同时,根据已发公告,上市公司预计还将发行4148.16亿元债券。
增发遇冷 承销商包销一成余股 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年初至今,仅审核通过且尚未上市的新股就多达33家,尚未入市的股票总数达到了1500738.455万股,而因为各种原因受阻的增发方案更是难计其数。
wind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今共有281家上市公司的增发股票上市,其中2007年公开发行上市股共计24家,公开增发股份数为177444.2439万股。而整个2007年,由承销商认购了余股的共有江南高纤(600527)、金发科技(600143)等8家上市公司的公开增发股,认购余股总额不过1116.709万股,除浙江龙盛(600352)增发余股达到1116.6万股外,另外7家的余股数均不过1万股。
反观2008年,券商包销余股几乎已成家常便饭,在总共29家实施公开增发的企业中,共有17家增发股余股由承销商认购,认购总股数更达到了27091.0303万股。而全部29家的增发数量共计250698.9402万股,合计余股比例超过1成。其中,浦东建设(600284)由承销商认购的余股数量最大,高达9215.6263万股,而其发行总规模不过12000万股,余股比例高达76.8%。
2007年1月1日起发布增发预案的公司中,共有41家公司的增发已经终止,36家的增发计划审核未通过。而这意味着,1235006.26万股的上市计划正在流产。
债市汹涌 上市公司拟发债4148亿 相比股权融资的日渐低迷,债市愈发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筹资平台。据统计,年初至今,共有48家上市公司的短期融资券上市,筹资规模达到543.7亿元;3家上市公司80亿元企业债上市;16家上市公司289亿元公司债上市;3家上市公司80亿中期票据面世;发行可转债的共有5家公司,总规模为77.2亿元;可分离转债今年共有11家公司发行,发行总额627.85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有5家公司发行,发行总额125.8亿元。截至9月11日,2008年上市公司通过债市融资的金额总计为1697.75亿元。
发债之风远未停止。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共有20家企业公告预计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总规模高达1072.76亿元;山西三维(000755)和厦工股份(600815)两家企业拟发行15亿元可转债;上市公司2008年公告预计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的共有111家,发行债券总额高达3060.4亿元,其中尤以中国石油(601857)6月11日公告发布的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规模最为庞大。总计来看,上市公司预计将在债市掀起4148.16亿元的筹资巨浪。
民族证券分析师贾国文认为,从政策层面对于企业发债的支持,和发债的融资成本来看,中国的债券市场才刚刚起步,所谓企业发债的热情也才是刚刚被调动起来。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随着可交换债的推出,进一步打通股市、债市两个市场,企业的发债密度将会更高。据透露,可交换债尚未推出,就已经有企业找上门来咨询相关领域的操作。
另据了解,目前的债市处于升温期,已经有大批散户入市,上月发行的一只债券在网上的散户认购资金就高达1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公司债仍然是一个针对机构的投资品种,对于散户而言,应更多关注债市的投资风险。(李若馨)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