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改造近 八成老艺人搬至其他区县 为挽回损失街道 设立专门组织
天桥寻人让老师傅“回家”
本报讯(记者冯祎梁千里张子渊)为重现“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盛景,天桥街道开始了寻人计划——让南城老艺人“回家”。
|
昨天,记者从天桥街道了解到,作为北京民间绝活技艺的聚集地,这里的民间艺人曾多达五六百人,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近八成南城老艺人都搬迁到通州和大兴。
曾在天桥卖艺的著名古典戏法艺人班秀兰女士告诉记者,自拆迁后她就常居通州,可心里惦记的还是天桥老家的舞台。“只要有活动邀请我,再远我都会去。”她说。
而空竹制作大师张国良原先也是南城居民,危房改造后搬到了通州,现在他已在宋庄开办了空竹制作工作室。尽管事业渐渐红火起来,但张老先生却并不高兴:“通州玩空竹的人太少,根本找不到玩伴。”他说,直到现在他还会定期到宣武来一展绝活。
天桥街道办事处文教科副科长赵兴力表示,为了发掘、抢救和保护民间技艺,现在他们已成立了天桥民俗文化保护委员会,通过这个渠道目前已有50多位老艺人回了家。
同时,天桥斜街已开办民俗工艺坊,并逐步建成民俗文化街,这个措施也吸引了几十位有手工技艺的老艺人。之后他们还会陆续开设曲艺类、杂耍类的场子,这些都为老艺人“回归”天桥作了铺垫。
面对老城区的强大挖人攻势,通州区的“抢人”计划也在酝酿中,通州区文委业务科窦科长透露,近年来从城区转移到通州的各类文艺工作者约有3000多人,大部分聚集在宋庄、梨园、马驹桥等地。
窦科长表示,尽管现在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来整合这些老艺人,但他们准备在残奥会后对全区艺人进行系统调查,同时还会考虑将一些艺人、艺术按照一定标准单独提出来,让他们能在通州延续和发展。
部分搬迁艺人名单
古典戏法班秀兰、“坛子周”周仁喜、单弦赵玉明、相声李嘉存、中幡傅文刚、神跤“宝三”的弟子马贵保、“大力士”朱国良、鼓曲艺人果少卿、空竹制作大师张国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