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鹿最早3月接到奶粉投诉 8月鉴定出三聚氰胺
早报记者 李克诚 综合新华社报道
9月11日晚,长沙步步高超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店,工作人员将摆放在柜台的三鹿奶粉全部撤下。
昨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表示,石家庄市政府调查组初步认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在原奶收购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石家庄警方表示,目前已传唤78人。
三鹿集团是否在生产环节也添加了三聚氰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目前由卫生部牵头的联合调查组仍在调查之中。
|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作为添加剂,可以使原奶在掺入清水后,仍然符合收购标准,所以被不法分子用来掺杂使假,增加交奶量以图利。
截至昨日24时,北京、湖北、湖南等地已相继接到百余例婴幼儿“肾结石”病例报告。
卫生部将严查责任人
卫生部昨晚表示,赴河北调查的专家组鉴于已在患儿的尿液和结石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并根据现有调查研究结果和流行病学资料认定,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
9月12日,由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听取了有关方面事件处置情况的工作汇报,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检验机构等相关机构收集资料、采集样本,并到医院查看患儿病情,指导医疗救治。
经调查,今年8月,三鹿集团在对其产品自检时发现,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中检出了三聚氰胺成分,表明该产品已受到污染。
联合调查组正在会同当地政府进一步调查核实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督促查清具体责任,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研究相关善后处理措施。
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
据新华社报道,到9月10日,三鹿集团已封存问题奶粉2176吨,收回奶粉8210吨,大约还有700吨奶粉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收回。
同时,自8月5日后上市的产品三鹿奶粉批批自检合格,均不含三聚氰胺。
据石家庄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不惜代价救治相关患者,坚决召回问题奶粉,为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提供法律依据。
卫生部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由此造成的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中国卫生部已经将该情况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世卫组织将继续与卫生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并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博士说。
10地20律师免费援助
昨天上午,曾代理过安徽阜阳“大头娃娃”受害者索赔案的安徽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孔维钊律师,曾代理过国内多起公益诉讼的北京知名公益律师李方平,江苏著名医事律师、东南大学法学院卫生法学研究所所长张赞宁教授等多位律师纷纷表示,他们将联合国内10余个省市的20多位律师组成一个“律师支持团队”,为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害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查出三聚氰胺未对外公布
三鹿曾致电早报称可能是甘肃水质有问题
◇ 新闻背后
早报讯 据三鹿集团有关方面昨日透露,三鹿集团曾就奶粉问题多次接到消费者反映,最早的在今年3月。当时有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6月中旬以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
据新华社报道,三鹿公司有关人士表示,8月初,经专家鉴定,涉嫌问题奶粉中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氰胺,但并未对外公布。
而在《东方早报》9月11日报道多地发现“肾结石婴儿”后,三鹿传媒部的刘小姐打电话给《东方早报》要求撤稿,声称三鹿的奶粉合格,可能是因为甘肃的水质有问题才导致婴儿患肾病。
此外,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网站就已有消费者投诉婴儿吃三鹿奶粉后患肾结石。
有网友称,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查询”版内,6月30日就有消费者报料:在湖南儿童医院,有5名婴儿得了肾结石病,这些患病婴儿长期吃同一个品牌奶粉,“请尽快查清奶粉是否有问题,为避免更多婴儿得此病。”
记者11日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官方网站的留言查询里,确实查询到有编号为“20080630-1622-25262”的投诉。不过,该投诉的内容已被隐藏,但食品生产监管司在7月2日的回复仍在:“请你提供问题奶粉的详细信息,以便我们调查处理。”
在9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回复消费者称,该局正在严重关注此事,并联合有关部门积极调查处理。
综合新华社和《广州日报》《南方日报》《西部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