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走进残奥会赛场,走进奥林匹克中心区,走进残奥村国际区,见到了许许多多残疾人运动员以及热爱体育的残疾人观众,看到他们身体健康、信心百倍、充满阳光,同大家一起欢度残奥盛会。我想,是残奥会、是体育运动抹去了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距离。
毋庸置疑,体育是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参观过一个儿童福利院,那里的儿童每天主要的课程及康复治疗就是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体育教育在健全人的教育中地位极为重要,中国的教育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体育教育对残疾人教育尤为重要,它将使残疾人朋友受益终生。
所有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都知道,体育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健身,更在于健心。残疾人要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参加体育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健身又健心的方法。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开朗活泼,落落大方,更加自立自信自强。可以说,在残奥会上接受我们采访的残疾人运动员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所有采访“水立方”游泳赛事的记者对中国无臂游泳选手何军权都有深刻的印象,把“笑对人生”当作自己座右铭的他,随时都在微笑,十分开朗乐观。他站在游泳池边,就像一尊让人震撼的雕塑。他对生活的坦然与平和,更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而对于今年21岁的残奥会田径冠军张立新来说,无情的病魔夺去他的左腿后,是体育运动改变了他的命运,把他从自闭的深渊里救出,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如今,张立新又以优异的体育成绩,向全世界诠释自己对生命的激情。
由此我们看到,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需要,而且对于残疾人的心智成长,对于他们社会性的完善都很重要。体育运动可以让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走向人群、走进阳光,增进交流、开放心情、融入社会。北京残奥会的主题就是:“超越、融合、共享”。残奥会盲人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冠军、中国选手崔娜说:“我自从入选了山东省盲人柔道队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能够和这么多残疾人朋友在一起生活、比赛,心里非常高兴,我感受到大家的关爱,我对生活又有信心了。”9月10日,在老山自行车馆,参加场地自行车女子个人追逐赛LC3-4/CP3级的美国选手艾莉森·琼斯赛后对记者说:“虽然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非常喜欢户外运动,骑车可以让我到外面去、到人们中间,成为人群的一分子。是自行车运动让我得到了自由。”
前几天,记者在天安门的残奥会会徽“天地人”花坛旁,为几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残疾女运动员拍照。记者开始为她们拍的是上半身,一位叫塞拉的双腿装假肢并穿一条短裤的姑娘特地笑着对记者说:“Showmyleg”(拍上我的腿)。这几个女孩总是充满欢笑,似乎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和羞涩。
借助体育的力量,让更多的残疾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力量和信心,重回社会大家庭之中;通过体育运动,让更多残疾人的生活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让热爱生活、自强不息,成为残疾人生活的一种常态。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