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以来,卫生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地开展了医疗救治工作,社会各方面对此十分关注。9月15日下午16:00,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副部长、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组长马晓伟先生专题介绍医疗救治工作情况。
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医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先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小儿内科分会肾病专业组组长丁洁女士。
已有一批患儿经过救治恢复健康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全国卫生系统和医疗专业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认真细致地对患儿进行了积极的筛查诊断和医疗救治。目前,已经有一批患儿经过救治恢复健康。
截至9月15日早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其中2名已死亡)。其中,913名患儿症状轻微,生命体征稳定,正在进行院外随诊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340名,53名患儿症状较重,其余患儿病情平稳并趋于好转。
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分析认为,因食用三鹿牌奶粉致泌尿系统结石病情较轻的患儿预后较好;即使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及时治疗,肾功能也可以恢复。
卫生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救治患儿
医疗救治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要求把患儿医疗救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医疗救治方面,按照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卫生部迅速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救治患儿,尽最大努力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是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研究工作标准,科学规范患儿诊断治疗。自9月11日至今,卫生部组织制订并下发了四个与医疗救治相关的文件,内容涉及诊疗方案、诊疗工作、宣传解释工作等,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二是紧急部署医疗救治工作。9月12日,卫生部召开食用三鹿牌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医疗救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主要相关负责同志提出了医疗工作要求,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各地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以及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影像科(B超)医生进行相关诊疗业务快速培训。9月15日,卫生部再次召开视频会议,组织部级诊疗专家组集体培训。
三是组建诊疗专家组,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为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相关患儿诊疗工作的指导,确保疑难、重症患儿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卫生部于9月13日成立了以儿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业国内权威专家为成员的部诊疗专家组,协助各地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本级诊疗专家组,负责指导本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工作。目前,各级诊疗专家组正密切关注患儿的临床全过程,尽一切可能将此事件对患儿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是实行免费诊疗,确保先行救治。及时抢救患儿生命、维护患儿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本着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对患儿进行诊治。对因服用奶粉而患结石病的患儿实行免费治疗。
五是做好统计汇总,及时跟踪信息。9月11日,卫生部下发文件,要求各卫生厅(局)立即统计辖区内医疗机构接诊的患儿有关情况,并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目前,各地数据和信息上报渠道畅通,病例统计工作正常开展。今后,将及时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布。
卫生部门救治工作五方面
挽救患儿生命,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是当前应急处置工作的当务之急,卫生部门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仔细筛查、科学救治、关爱病人”的原则,全力以赴,继续做好患儿筛查、诊断、治疗工作。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做好患儿就诊的预约和分诊工作,合理分流病人,热情、周到地为患儿做好医疗服务。
第二,认真贯彻落实《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超声检查流程》,进一步做好患儿的筛查、确诊和救治工作,确保诊疗工作规范有序。
第三,对重症患儿实行集中收治。组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迅速集中专家力量和医疗资源,指定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三级医院或三级儿童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儿。通过科学、及时、有效地治疗,尽可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力争不出现新发死亡病例。
第四,坚持医疗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充分发挥各级诊疗专家组的指导作用,根据各地诊疗需要,派出相关专家深入基层,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相关患儿筛查、诊疗工作的指导,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做到早发现、早筛查、早诊断、早救治,避免漏诊、误诊。
第五,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继续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宣教要点》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知晓率,确保患儿停用含三聚氰胺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同时,做好对社会的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家长不必要的疑虑,稳定思想情绪,争取他们对诊疗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