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和康明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学生:她在上我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时,醒悟到自己以往的生命经历太单薄了,除了学习,几乎什么活动或社会实践都没有参加过,而这将不利于自己今后的求职和发展。于是她跑来告诉我对自己新的发现。
我说:“很好,你看到这一切了,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她却一时语塞。
再下一堂课,她过来问我:“老师,我想考研,你说我考本校还是外校合适?该考什么专业?……”我说:“既然你已经看到自己以往只重视学习的局限,看到自己所缺乏的是实践,为什么还是一门心思只想着考研呢?为什么还不做一点儿改变呢?”她嗫嚅着说:“不知道该怎么做。”
像她和陈亮、康明一样的学生实在有太多太多。如果你仔细探究,他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小听话,爱读书,学习努力,成绩优良,深得家长和老师的赞许,被树立为其他孩子的榜样……而他们在大学和大学后的遭遇似乎也雷同:当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时,他们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自己“别的什么也不会”感到十分郁闷而又不知所措,彷徨了一段时间以后往往又退回到自己一向的专长——埋首于书本。最后似乎果真应了那句话:学习好的人不见得有出息。虽然,这让一向身为优等生的陈亮和康明们很不甘心。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这是千百个陈亮与康明发出的疑问。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当一个孩子将全部的时间用来读书,他显然就不会有什么时间去参加其他的活动——无论是与小伙伴玩耍还是社会实践。不幸的是,这些往往被家长视为浪费也得不到老师鼓励的活动,却正是培养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主动性等诸多技能的重要时机,而这些技能,我们在陈亮和康明的故事中已经看到,又恰恰是今后社会上无论工作还是谈恋爱都必不可少的。
陈亮和康明们终将发现:在他们所接受的学校、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断裂带。事实并非像陈亮以为的那样——“在"小社会"里经过验证、行得通的标准,到了"大社会"里也行得通”——而是刚好相反。
这其实并不是陈亮和康明们的错,而是现存的“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与家长们错误的观念造成的。家长们总是以为: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就可以找到好工作。他们也总是这样要求孩子们。但无数的事实证明,这个逻辑如果不是完全错误,至少也是荒谬得离谱。就像我们从陈亮的故事中所看到的那样,企业需要的可不是只会埋头读书、不会跟同事相处、事事等着领导指示的人。
至于说找一个好工作背后所隐含的“由此就能得到幸福”的心愿,我们从康明的故事里也看到,那更是完全地不靠谱了。但是,当家庭和学校仍然奉行着这样的逻辑时,陈亮和康明们也只好将全副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因为,在这个“小社会”里“好孩子”与“差学生”所得到的待遇确实是有天壤之别的。
但我以为,比这还要糟糕的,是陈亮和康明们已经被剥夺了驾驭生活、享受生活的能力——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无法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虽然他们曾经一度是光环笼罩的“成功者”和榜样人物,但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仅仅建立在以成绩换来的认可上。就像建在沙上的城堡,当潮水袭来时便轰然倒塌。可是除此以外,他们已经不知道还可以到哪里去寻找成就感和快乐。他们对于同学们社交活动的排斥、对于社会“华而不实”的愤懑,其实都掩盖着他们对自身能力深深的自卑感和无力感。他们的生活内容竟是如此狭小、苍白和乏味,却又似乎无力去改变。就像我那个学生说的一样,当他们突然面对这些需要其他能力的事物时,因为疏于这方面的学习、缺乏指导和支持,往往束手无策。于是只好采取否认和退缩的态度。
其实处于这种状况的不仅是他们,还有那些被家长逼迫用全部的课余时间来参加某种学习班或钢琴等技能培训的孩子。他们即使进了大学,常常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活在深深的痛苦之中。这是我在大学做心理咨询老师的几年中所痛切感受到的。
而对于已经长大的陈亮和康明,我想说的是:技能是后天习得的东西,你们错过了学习沟通、交往这些能力的最佳时期,但是亡羊补牢,现在也不算太晚。也许会经历很多的痛苦与挫败,但是不要放弃,也不要责怪自己,为自己找到好的老师,将你们以前学习书本知识的劲头拿出来,到实践中去学习和磨炼。
祝福你们。